为给未成年人提供全流程化、全方位覆盖的法律援助服务,近年来,肇庆构建起镇(街道)、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室)全覆盖的援助维权网络,组建律师服务队伍,推出本地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特色品牌——“肇小援”,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全力护航其健康成长。
德庆县司法局干部到辖内学校普及法律援助知识。
实现四级法援阵地全覆盖。“我没有收入来源,实在无力支撑孙子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希望你们能帮忙,让孩子母亲刘某承担部分抚养费。”前段时间,不到10岁的小陈和祖母一起来到四会市法律援助处寻求帮助。
原来,小陈父母早已协议离婚,他随父亲生活。去年3月,父亲意外离世,留下小陈与祖母相依为命。一时间,家庭失去收入来源。为解决小陈抚养费问题,其祖母寄希望于法律援助。
在详细了解双方实际情况后,为尽量避免年幼孩子与母亲对簿公堂,四会市法律援助处决定采取先调解再诉讼的方式处理该案件。该援助处律师与四会市民调委调解员多次与刘某沟通,耐心向她释法明理、进行个案分析,引导她换位思考。最终,刘某同意每月支付小陈抚养费,并将其交由祖母抚养。小陈的抚养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
上述案件得以顺利解决,是我市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维权网络建设的成果体现。“近年来,未成年人受侵害、违法犯罪等案件频发,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肇庆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处主任卢建倍介绍,为形成未成年人维权合力,有效预防违法犯罪行为,我市建立以市、县(区)两级法律援助处为主导,镇(街道)、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室)为基础的援助维权网络,并在这些阵地设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窗口。
目前,肇庆已实现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法援阵地全覆盖。并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将刑事案件中未委托代理人的未成年被害人纳入法律援助的范围,致力为他们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法律服务。组建专业队伍呵护“幼苗”“您向我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感谢您,我下次绝对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近日,参与涉诈骗案件的未成年人小杰(化名),向肇庆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华穗(肇庆)律师事务所律师彭嘉裕表示了感谢。
此前,小杰受朋友唆使参与诈骗活动,导致被害人损失1万元。被害人报警,小杰等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随后将案件移交至检察院。考虑到小杰是未成年人,且没有委托辩护人,法律援助处指派彭嘉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经过彭嘉裕的积极协助,小杰家人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并取得其谅解,最终检察院对小杰作出不起诉决定。
彭嘉裕是我市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服务队伍成员之一,自2017年起,到高要区小湘镇爱村村、汉塘村等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彭嘉裕说,因法律知识欠缺、经济条件有限,乡村矛盾纠纷更易激化,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鲜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为此,她不仅着力在所服务的镇、村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法律咨询解答,协助村民整理相关法律文件,还加大力度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如为涉刑事案件、受侵害案件未成年人提供起诉、维权、刑事辩护等服务。
卢建倍告诉记者,为保障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人力资源有效供给,我市遴选了一批在未成年人权益维护方面有经验、业务能力强的执业律师,组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服务队伍,并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
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受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申请757件,涉未成年人权益法律咨询超3000人次,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肇小援”提升司法援助质效在加强阵地和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我市还在全省创新推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特色品牌——“肇小援”,并设立“肇小援”品牌工作室,通过融入法治、卡通等元素的场景布置,为受援未成年人创建私密、温馨且具备法治教育意义的法律援助空间。
卢建倍表示,依托“肇小援”品牌,市司法局开展了“法援惠民生·关爱未成年人”专项宣传活动,通过组织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援助服务队成员、志愿者等深入学校,围绕性侵害、校园霸凌、毒品贩卖、家庭暴力、故意伤害、聚众斗殴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宣传活动。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未成年人”专项宣传活动73场次,受教育未成年人近6000人次,有效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能力,以及他们对法援的知晓率、关注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