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松柏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调委会)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核心,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实效。
截至4月22日,调委会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3宗,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民忧台账”变“满意清单”,生动诠释了新市街“枫桥镇街”的“枫桥经验”的基层治理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党建引领,建强基层治理“先锋队”
调委会共有3名工作人员,其中2名既为中共党员也是核心调解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群众诉求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建立调委会主任“24小时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建强基层治理“先锋队”。
据悉,今年调委会累计受理群众诉求33宗(含12345热线工单、矛盾纠纷及走访问题),其中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多元共治,联动破解民生难题
“刘主任,我要向你反映个问题……”
“好的,你情况我会尽快核实清楚,你先消消气,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调委会负责人经常会在深夜接到群众关于施工噪音的投诉电话,均会第一时间安抚好群众情绪,同步联系相关负责人督促立即整改,采取多部门联动的“三办”模式,街道执法办到现场勘察督办、小坪联社联办、社区民警协办,事后落实“回头看”监督解决的问题。面对社区治理复杂问题,调委会创新构建“调委会+街道执法+职能部门”的协同治理模式,形成高效联动工作机制,赢得社区居民交口称赞。
据介绍,今年1月,调委会共成功处理12宗群众反馈矛盾纠纷问题,如中铁六局地铁钻探施工占道、夜间噪音、环境卫生及扬尘扰民等。
在校园权益保障方面,调委会建立“校社联动”快速通道,妥善处理校园相邻楼栋的雨棚延伸、油烟扰校2宗投诉。汇侨第一小学小坪校区负责人表示:“社区调委会接访反应迅速,有效维护了教学环境,师生和家长都很满意。”
创新方法,数字赋能高效调解
调委会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通过微信、居民群、电话通信等方式实现“线上接访、线下处置、云端反馈”的调解模式。
1月,3名群众通过微信和电话反映巷内施工扰民问题,调委会立即响应当天督促整改,展现了“7×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精神。
针对多个在建工程投诉集中的情况,调委会对辖区施工项目建立创新“预防性约谈”机制,提前约访项目负责人,建议施工前做好相应工作措施落实,过程中听取民意随时整改,投诉中要端正态度,截至目前累计化解施工噪音、扬尘、环境卫生问题等20余宗投诉,实现投诉源头化解。
民生为本,切实守护群众权益
2月,调委会在处置商事纠纷时,严格遵循“投诉工单-协商调解-履约监督-跟进确认”全流程工作方法。某品牌销售代理个体户刘先生与商场的5万元定金纠纷,经调委会2次协调和持续跟进,最终在3月30日商场如约退款,刘先生送来锦旗致谢调委会,取得显著成效。
4月初,居民何小姐反映学校围墙装修导致绿化损坏、卫生环境污染问题,调委会迅速组织双方到场协调,施工方当场赔偿500元并落实整改措施。何小姐感慨道:“没想到社区如此重视、给力,2个小时内就解决了问题!”
深化调解服务,提升“第一目击者”治理效能
松柏苑社区负责人表示,调委会构建“三早三快”工作机制:早发现(专人定时巡查)、早介入(投诉2小时内响应)、早化解(一般纠纷3日内办结)的“第一目击者”治理成效,真抓实干、心系群众,凝聚合力,使小团队发挥大作用,筑好筑牢“最后一公里”和谐稳定的基石。
松柏苑社区调委会建立“民忧台账”动态管理机制,通过走访、热线、线上平台等渠道收集群众诉求,分类登记形成台账,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调解成功后,经当事人签字确认并回访核实,将办结事项转入“满意清单”,定期公示结果。这一闭环流程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推动矛盾纠纷从登记到化解的全过程透明化、规范化,切实提升居民满意度。
调委会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三抓三促”机制(抓党建促引领、抓制度促规范、抓服务促和谐),朝着“零上访、零诉讼、零事故”的“三零社区”目标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