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浮市“6·26”国际禁毒日销毁毒品活动举行。在云浮市人民检察院、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的监督见证下,公安民警有序将毒品搬运到焚烧作业区,进行高温无害化销毁。
在第38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云浮市政法系统、团市委等多部门联动,深入校园、社区、广场,通过法治宣传、互动体验、集中销毁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禁毒宣传活动,共同织密全民禁毒防护网。
近年来,云浮市组织开展禁毒“清源断流”“断根”等系列专项行动,连续发起专项打击攻势,有力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有效遏制了毒品问题滋生蔓延,保持了全市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云浮开展“6·26”国际禁毒日销毁毒品活动。
少先队员参观仿真毒品模型。
在学生心中播撒禁毒种子
“这包看似普通的‘奶茶粉’‘跳跳糖’,都可能是伪装的毒品,同学们千万不能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郁南县西江实验学校的课堂上,郁南法院执行局谢法官举起仿真毒品模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着重讲解新型毒品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原来毒品离我们这么近。”一名学生惊叹。这种直观的教育方式,让法律条文转化为具象的防毒认知。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更是毒品预防教育的重中之重。
6月以来,云浮各地各单位积极组织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云安区司法局在石城镇鲲鹏小学开展“民法典+禁毒”法治宣传活动,结合真实案例,将严肃的法律知识转化成通俗故事,加深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罗定太平中学化身禁毒科普园。宣传活动通过真实案例重点讲解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和成瘾机制,现场互动问答设有仿真毒品模型展台,吸引不少同学驻足观看。“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毒品危害,今天亲眼见到仿真毒品模型,才知道它们可能被伪装成糖果、饮料。互动游戏也让我记住了‘笑气’‘跳跳糖’这些新型毒品的名字,以后一定会提高警惕。”陈同学说道。
沉浸式体验更能触及心灵。云安中学50名学生走进云安区检察院,经历了一场“禁毒知识之旅”。禁毒主题微动漫视频播放时,动画中少年因好奇吸毒坠入深渊的情节让全场寂静,演示了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毒品的情形及危害后果,让全场同学深受触动。随后同学参与趣味禁毒游戏,在游戏中化身缉毒先锋,在激烈比拼中学习巩固识毒辨毒技巧。“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比单纯的说教让人更印象深刻。”带队老师感慨道。
团云浮市委则发挥组织优势,构建“市—县—校”三级宣教网络,结合全市12355青少年服务站、服务岗队伍力量,广泛组织发动青少年在全市各级主题阵地开展禁毒主题教育课堂、志愿服务、禁毒文艺作品展示等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提升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能力,增强禁毒意识。
“精准滴灌”筑牢群众防线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石,也是禁毒防护网络最广泛、最贴近群众的“前哨阵地”。在云浮,公安政法系统、各街道社区/村委会等力量深度融合,将禁毒工作落实到“最后一米”,让禁毒知识更接地气地走进群众心里,努力实现“帮教一人、挽救一家、稳定一片”。
蟠龙天湖广场上,云浮中院干警支起迷彩普法帐篷。“阿伯,您看,这些可能都是新型毒品的伪装,陌生人给的保健品要警惕。”干警递出宣传册,指着新型毒品图片叮嘱,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毒品,提高对毒品的警惕性,自觉远离毒品,并呼吁大家积极检举揭发涉毒违法犯罪行为。
“新型毒品会伪装成‘冰糖’‘邮票’,千万叮嘱孩子别乱收东西。”在新兴县簕竹镇五联村委,法官的方言讲解引发村民阵阵议论。针对乡村特点,宣讲内容直击痛点,不仅有对毒品犯罪法律后果的严厉警示,也结合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村民关切问题延伸普法,让法治宣传更“对胃口”。“以前觉得毒品离农村很远,今天才知道他们无孔不入。”一名听完宣讲的村民感慨。这种将禁毒与民生议题捆绑的普法方式,有效提升了宣传的接受度。
罗定法院和郁南法院更侧重强化法律震慑,干警结合审判实践,生动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中关于毒品犯罪的法律条文,特别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以及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等行为的严重法律后果,有效让“毒害无穷、涉毒必惩”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同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禁毒宣传,鼓励大家主动向身边人传递禁毒知识,发现涉毒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构建全民防毒网络。
禁毒防护网的编织离不开社会组织穿针引线。云浮市禁毒协会副会长傅金钊表示,希望通过创新的宣传形式,让抽象的法律条文、禁毒知识具象可感,真正深入群众心中,引导群众远离毒品,并成为禁毒宣传的践行者。
线上线下构筑禁毒防线
面对毒品犯罪日益隐蔽化等新挑战,云浮公安、邮政管理、宣传文化等部门主动出击,运用科技利器创新“战法”,同时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新宣传矩阵,构筑坚固的“天网”防线。
云浮市公安局强化大数据研判应用,整合各类平台信息,以禁毒“清源断流”行动和严打毒品犯罪“断根”行动为抓手,构建禁毒“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一盘棋”统筹区域、部门、警种资源,通过三级联动机制、毒情监测预警体系、信息情报综合研判体系,高压打击涉毒违法犯罪。
“我们联动邮政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物流站点开展巡查,压实寄递物流‘五个百分百’落实(100%实名收寄、100%开箱验视、100%技防安检、100%持证经营、100%从业登记)。”云浮市公安局相关技术人员表示,辖区内落实“应检尽检”“应帮尽帮”“应管尽管”,将涉毒风险隐患有效化解。
宣传阵地全面拓展。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后,云浮各地各部门联合发力,策划了各类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禁毒工作的积极性,营造全民禁毒的良好氛围。各县(市、区)在辖区内分别开展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下互动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其中,新兴县在主题活动现场打造VR体验区,参与者佩戴设备,“亲身”踏入模拟场景——从毒品诱骗陷阱,到吸食后出现恐怖幻觉、身体机能衰退的画面,全方位感受毒品危害。逼真效果震撼体验者,其摘下设备后仍心有余悸。这种前沿技术以第一视角具象呈现毒品毁灭性后果,有效筑牢市民拒毒防线。
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力量,实现同频共振、多元分发。“云浮禁毒”“平安云浮”等政务平台以及各县(市、区)发布矩阵形成宣传阵地,密集推送禁毒短视频、科普文章、典型案例,通过云端将禁毒理念更便捷地触达最广泛的人群。
禁毒之路未有穷期。随着毒情形式和手段的变化,禁毒防御网也需不断地升级、扩容。云浮将持续创新禁毒理念、机制和方法,深化部门协作效能,探索更有效的社会动员模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参与,不断巩固、扩大禁毒斗争成果,为建设现代化美丽云浮打造一方持久安泰、清新无毒的社会沃土。
时评
禁毒宣传要让群众
听得懂、记得住、愿参与
今年6月是第15个全民禁毒宣传月,在这期间,云浮各地各部门探索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学生们在校园聆听禁毒讲座,市民用VR技术感受毒品危害,法院干警到田间地头耐心劝导。这些场景生动展现了云浮禁毒宣传的广泛覆盖。禁毒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持久战,云浮探索的多形式、广参与的全民禁毒宣传路径,成效显著。
形式创新,宣传效果入脑入心。云浮的禁毒宣传已不局限于传统的横幅和海报,而是向更生动、更易接受的方向发展。VR技术的沉浸式体验,让群众“亲身”感受毒品的危害,效果远超静态图片。各地法院开展禁毒进校园活动,用仿真毒品模型和趣味互动游戏吸引学生,在玩中提升防毒、拒毒能力。媒体矩阵密集推送短平快宣传内容,让禁毒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被记住。云浮的禁毒宣传,用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愿意参与的方式,更有效地触及人心。
全民动员,织密禁毒防御网。云浮的禁毒工作从单一部门走向全社会联动。在第38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云浮市政法系统、团市委等多部门联动,深入校园、社区、居民广场开展活动。这种联动机制是构建全民禁毒防护网的基础。教育、公安、共青团等部门紧密协作,将校园作为核心阵地,多方力量共同为青少年筑起防毒保护墙。而在社区这个前哨阵地,派出所、各街道/村委等力量深度融合,将禁毒工作落实到“最后一米”,让禁毒知识更接地气地走进群众心里。群众主动关注和参与禁毒的意识,正是全民禁毒防线最坚实的基石。
预防为先,筑牢长远根基。禁毒的目标,不是事后的严厉打击,而是事前的有效预防。从禁毒宣传的内容来看,云浮重视面向“未来”的工作,将重点放在青少年身上。通过各类互动参与活动,不仅传授识别毒品风险的知识,更注重引导青少年在内心深处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培养主动拒绝的能力。这种预防理念就像在源头上筑坝,今天在预防教育上的投入和智慧,将成为未来抵御毒品危害最有效的屏障。
禁毒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和全社会参与。云浮通过创新宣传形式打破认知障碍,通过动员多元主体凝聚全民力量,通过强化预防教育巩固长远根基,在持续努力中编织越来越密实的社会禁毒防护网。禁毒工作的成效,体现在每一次扎实的活动、每一次创新的尝试、每一个公民坚定的拒毒态度上。未来,更需要持续激发社会各界的活力,将禁毒意识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守护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建设清新无毒的云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