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推出新版《法律风险敬告书》,创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元素,各项法律条文均附带“传统文化小贴士”,普及地铁文明礼仪和安全知识,引导乘客安全文明乘车。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18条,线网密度、客流强度大。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发生在地铁站厅、车厢的警情大多是因人流密集而引发的乘车、安检纠纷,或违反乘客守则等行为,绝大多数情节显著轻微,不属于治安或刑事案件,但如果乘客情绪冲动,则可能会导致小矛盾升级为案件,造成严重后果。
为将隐患止于未发、消于未萌,深圳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逐步在地铁内探索推行“敬告式”执法,推动形成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新格局。通过系统汇总地铁常见的25种违法类型及其适用的51条常用法律法规,制定《法律风险敬告书》,按照“处警必发、办案必发,巡逻多发、安检点多发”的原则开展精准普法,开具敬告书进行教育提醒。
近日,在深圳地铁10号线站台上,一男一女因晚高峰站厅拥挤发生争吵,并伴有推搡动作。驻站民警发现后立即上前处置,对二人开展“敬告式”执法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针锋相对的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在运用法治思维破解地铁安全管理、推动地铁企业加强自治的同时,深圳轨道公安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其中。记者在深圳轨道公安推出的新版《法律风险敬告书》中看到,敬告书针对地铁不文明行为引入《荀子·修身》中相关名句,并配上释义。
“我们希望打造出法治和文明礼仪教育相结合的执法方式,共同推动形成文明、安全、先进、舒适的深圳地铁生态环境。”深圳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