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打官司,写起诉书是道“拦路虎”,复杂的格式和法律术语让不少人犯难。现在,这事儿变得没那么复杂了,照着模板填上关键信息,就能完成起诉书。
去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联合印发《部分案件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试行)》。经一年多推广,今年新增56类示范文本,两批67类示范文本于7月14日起全面推广使用。其间,江门恩平市人民法院(下称“恩平法院”)着力激活示范文本的“导航”功能,推动诉讼向“填空式立案”便捷转变。
目前,“两状”示范文本主要应用于离婚、信用卡、交通事故、民间借贷、物业服务合同等纠纷。今年1月,恩平“两状”示范文本使用率还不足1%,7月已提升至70%。
立案:诉讼门槛“一降再降”
“现在起诉太方便了,再也不愁怎么写起诉状了!”在一起劳动纠纷案中,50余名劳动者想通过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却因不会书写起诉状而手足无措。
恩平法院诉讼服务大厅里的示范文本就像一场“及时雨”。模板通过表格把法律要求拆解成清晰栏目,写起诉状跟做“填空题”一样直观。法院还有专业团队现场指导,实现当天指引、即时填写、当天提交、即时立案。
对于行动不便者,恩平法院诉服“红马甲”上门指引填写示范文本,并接收起诉材料。此外,诉讼服务中心、基层法庭、综治中心等多处均提供示范文本纸质模板、空白表格或二维码,方便群众用手机“掌上办理”。
调解:矛盾化解“一步到位”
在恩平市综治中心,恩平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调解中心,派驻工作人员引导当事人使用示范文本,快速厘清争议焦点并结合当事人意愿调解。
例如,一起物业纠纷中,业主与物业公司因物业费、设施维护等问题争执不下。法院工作人员指导双方填写示范文本,梳理争议点。最终,在工作人员调解下,双方当场握手言和。类似靠示范文本成功调解的案例已有6起,涉及标的额100多万元。
恩平法院还引入专业市场化调解机构,特邀调解员利用文本中的“问题清单”迅速抓住焦点调解,推动先行调解纠纷量逐步上升。今年1-7月,适用“两状”示范文本受理案件330件,调解成功152件,调解成功率达46%。
赋能:司法效率“节节攀升”
手写的起诉书,如何转换为示范文本?恩平法院引入“远程柜台”数智转化系统,可快速扫描传统诉状,自动识别关键信息并填入电子示范文本。
例如,一起涉及委内瑞拉籍被告的离婚案中,代理律师提交手写诉状后,恩平法院用“远程柜台”数智转化系统一键生成示范文本。承办法官迅速把握核心诉求,高效联系国外被告开展审理调解。
该技术不仅解决了当事人诉求表达不清的问题,确保法官全面把握案情、精准推进调解,更省去了当事人往返的繁琐。在商业纠纷中,系统还大幅缩短证据整理时间,让法官聚焦实质审查,保障裁判高效公正。
下一步,恩平法院将继续深化拓展示范文本的应用,提升实质解纷加速度,让司法为民的列车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可持续的方式抵达社会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