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考上大学,做个有用的人!”在汕头市金东司法所,曾深陷厌学与心理困境的未成年人蔡某,眼神坚定。两个多月前,这名接受社区矫正的少年还徘徊在迷失边缘。如今,在“一人一策”精准帮扶下,他重返校园的笑容成为汕头社区矫正工作最生动的注脚。
五载深耕,法治为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以来,汕头社区矫正工作从初期的严格监管确保“管得住”,逐步转向精准矫治实现“矫得好”,走出一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的社区矫正新路。数据显示,五年来全市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期间重新犯罪率有效控制在0.2%以下的较低水平,为平安法治汕头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科技强矫”筑牢监管防线
五年来,汕头将社区矫正工作深度融入依法治市全局和平安建设大局,持续优化工作机制,确保各成员部门职责清晰、协作有力。通过与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紧密沟通,在调查评估、法律监督等关键环节强化衔接配合,社区矫正工作的网络越织越密。
规范化建设是汕头社区矫正工作的主线。今年来,该市制定出台《2025年汕头市社区矫正重点工作》,以10项年度任务深化工作质量提升两年行动。同时,积极申报并参与司法部、省厅规范化试点,以点带面整体带动提升社区矫正全流程规范化水平,加快打造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的“汕头样板”。
风险防控是安全稳定的基石,汕头持续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在日常监管中严把“入口关”“执行关”“监督关”,持续推进分类管理和个性化矫治,落实周期考核和奖惩,加强对违规情况的排查整治力度。
在区(县)社区矫正中心,入矫人员通过自助矫正机、VR教育终端等智能设备配备,实现入矫报到、日常报告等业务自助办理。这高效场景的背后,是汕头以智慧化建设加速推进规范化水平。
在汕头,智慧矫正建设按下了“加速键”。金平、澄海、潮阳、潮南四区“矫正中心”规范化建设已完成,其中2个获省级命名,2个完成省级验收,其余区县正加紧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全覆盖,让数字化为矫正工作注入新动能。
全市社区矫正对象电子档案建档率100%,信息化核查率超99%……依托省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汕头智能化平台应用持续深化,推动接收报到、智能监管、指挥调度、心理测评、教育帮扶、业务审批等全业务全流程“一网通办”,动态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轨迹,实现社区矫正“精密智控”。
科技亦有温情。远程视频会见作为一项民生实事,上半年全市累计开展363场次,惠及731人次,有效打通了监所亲情帮教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技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精准矫治提升教育针对性
在汕头市启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伙伴同行”项目的帮助下,曾因寻衅滋事罪接受社区矫正的未成年对象小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变。社工像“知心姐姐”般介入,通过专业辅导帮助小江管理情绪,认清非理性信念。
“现在遇到事情,我能冷静应对了。”在社工机构和司法所的精准帮扶之下,小江不仅重塑正面认知,显著降低了再犯罪风险,还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为独居长者和重病长者开展入户探访、卫生清洁服务。
小江的故事,是汕头市精选汇编的社区矫正教育帮扶优秀案例之一,展现了该市社区矫正工作从“管得住”向“矫得好”的深入转型。
如今,汕头教育帮扶精准化成效日益凸显。主题特色教育浸润心灵,通过深化“每月一主题”活动,巧妙结合潮汕文化精髓,开展“走好向上人生路”“赓续雷锋精神促矫治”等特色活动,并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有效厚植社矫对象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法治教育则紧扣需求脉搏,围绕民法典宣传周、国家安全日等关键节点,联动公检法部门开展精准普法,提升对象法治素养;同时,针对女性、未成年对象开展“润心正行”权益保护活动,面向财产经济类犯罪社矫对象开展“法治阳光伴我行”专项普法,提升教育针对性。
助力社矫对象顺利回归社会,技能提升与心理疏导缺一不可。一方面,汕头积极联合人社部门、专业培训机构,为社矫对象铺就技能提升之路。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开展集中教育超2万人次,个别教育1.6万余人次,职业技能培训367人次,指导就业就学391人次。
另一方面,汕头以心理矫治筑牢“心”防线。依托省一体化平台心理矫治子系统,汕头联合专业社工机构力量,为青少年等重点群体提供特色心理服务。今年上半年,已开展心理评估2658人次,有效疏导社矫对象情绪困扰。
汕头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市社区矫正机构将继续聚焦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两大核心职责,坚持规范化建设和创新发展,围绕“促进社矫对象顺利融入回归社会,预防减少违法犯罪”目标,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依法履职尽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纵深推进社区矫正质量提升行动,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延伸
汕头掀起社区
矫正系列宣传热潮
法治阳光
照亮新生之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之际,汕头市各社区矫正机构以“依法矫正助新生·共创平安五周年”为主题,掀起系列宣传热潮,让法治阳光照亮社矫群体。
开放日活动里,金平、潮阳等区的社区矫正中心热闹非凡,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民盟人士走进智慧矫正中心,亲身感受“智慧矫正”如何为管理插上科技翅膀,直观触摸社区矫正工作的温度与力度。
广场上的普法宣传同样精彩纷呈。汕头市司法局先后在金平区蓬洲文化广场、濠江区珠浦文化广场等地摆开“法治摊点”,志愿者递上图文并茂的宣传册,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解读法规条文。金平区、潮南区更创新“司法所+社工+矫正对象+居民”四维联动模式,组织社矫对象化身普法志愿者,用亲身经历讲述“重生故事”,引得居民驻足倾听。
专题教育现场直击心灵:潮南区的专题警示教育活动上,一个个违规案例敲响警钟;全平区、潮阳区组织社矫对象走进市强戒所,沉浸式感受高墙内的警示震撼教育;濠江区则面对面为社矫对象解疑释惑,让法律边界在贴心交流中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