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报警电话是服务和救助群众的“生命线”,危急时刻,人民群众可以“随时”拨打请求救援。但“随时”并不意味着“随意”,面对“生命线”,竟有人虚构警情恶意拨打“生命线”数百次,对社会公共资源造成巨大浪费!记者获悉,广州白云区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因随意拨打“110”而被判刑的案件。
2024年2月,被告人蔡某使用电话号码A连续拨打110报警电话共计99次,后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同年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期间,蔡某于2024年5月使用电话号码B连续拨打110报警电话共计272次;于2024年8月使用电话号码A连续拨打110报警电话共计76次。
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于2024年5月29日、2024年8月3日两次对蔡某进行行政处罚,但蔡某仍不改正,又多次以办不了门禁卡、虚构被人殴打等事由拨打110报警电话。
2025年2月,蔡某使用电话号码C连续拨打110报警电话共计165次,严重扰乱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蔡某在多次受到行政处罚后,仍恶意拨打110报警电话,累计612次,其行为严重扰乱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了恶劣影响。
最终,白云区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蔡某犯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法院指出,报警是打击违法犯罪、为人民群众解危济困的“生命线”,恶意反复报警占用的可能是他人的“生命通道”。本案中,被告人蔡某无视国家法律,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