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在深圳召开广东省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这已是广东连续第三年召开全省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明确部署加快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仲裁高地。
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旭东表示,近年来,广东紧紧围绕“建设三个一流、打造一个平台”的目标,即建设一流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一流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打造涉外法治建设综合平台,推出了一系列颇具成效的改革举措,以高质量涉外法律服务为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书写了诸多精彩的法治故事。
提升法律服务质效
“我们的产品在关税和技术上遭遇打压,有什么办法应对?”在第二届智慧照明博览及第16届香港国际春季灯饰展上,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焦急地发出询问。中山市涉外法律服务团迅速反应,为企业精准诊断,及时开出“良方”。
广东,向来以“外贸大省”著称。2024年,其外贸规模首次突破9万亿元大关,达到9.11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4.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也节节攀升,其中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这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广东持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的默默支撑与保驾护航。
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变幻莫测,企业“走出去”面临着诸多风险。2024年,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定》,为大湾区营商环境的改善注入了强大的法治动力。而早在2022年,《关于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就已出台,从人才培养到机构建设,全方位为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搭建了桥梁。
为了让企业“出海”更有底气,广东省司法厅与省商务厅携手合作,组建了涉外经贸法律服务律师团,并开展了“以法慧企,粤行越稳”等活动,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持。
展会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舞台,广东积极探索建立律师服务重大展会常态化工作机制。2025年“粤贸全球”系列展之越南展上,涉外律师随团出征,在现场提供公益法律服务,让参展企业能够安心逐梦海外。
广交会上,同样少不了广东涉外法律服务者的身影。第137届广交会上,广州市司法局统筹粤港澳三地专业力量,进驻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为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提供了854次法律咨询服务,已连续四届为广交会筑牢法治防线,成为广交会上一道亮丽的法治风景线。此外,深国仲连续19年入驻广交会,累计处理纠纷近1500宗,调解当事人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使大部分案件海内外当事人现场履行。
不仅如此,广东各地也纷纷出招,各展其能。中山为2000余家企业提供跨境投资专项服务;深圳发布涉外法律服务指引,整合资源;珠海助企公共法律服务团进驻经贸展会;东莞构建“公证+产业链”融合服务体系;潮州启动涉外涉侨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各地齐心协力,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筑牢坚固的法治屏障。
推进仲裁机构建设
如今,大湾区经济蓬勃发展,总量已突破14万亿元,跨境投资、贸易、技术合作呈几何级增长。今年的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布局,积极培育一批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切实提升广东仲裁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仲裁更好地服务于广东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年来,广东聚焦于建设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支持仲裁机构联动港澳、对接国际,深入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试点建设,努力打造国际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商事仲裁高地。
广东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法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有力推动了仲裁工作的发展。7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员名册工作指引》发布施行,促进了仲裁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广州和深圳将仲裁机构建设纳入重点布局,以立法为翼,为仲裁事业发展提供制度支撑,保障仲裁机构国际化发展,同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多轮驱动,破浪前行。
在广东省司法厅的统筹下,广州仲裁委员会和深圳国际仲裁院各展风采。广仲搭建了APEC跨境商事争议在线解决平台,其“3+N”庭审模式获得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2024年,一宗涉澳门投资纠纷通过广仲“四个共享”机制,转递到澳门世贸仲裁中心,80天便高效结案,速度之快令人称赞。深圳荣膺“亚太地区受访者最欢迎的全球五佳仲裁地”,深国仲仲裁规则入选“全球受访者最欢迎的十佳仲裁规则”,赢得了全球商事主体的信任。
近日,在一宗涉澳借款合同纠纷中,珠海中院为珠海国际仲裁院发出全国首份涉澳商事仲裁案件调查令。而早在2024年,江门中院就为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开具了全国首份涉港商事仲裁案件调查令。这些案例,都充分彰显了广东仲裁机构在解决跨境纠纷方面的强大能力与创新精神。
培养涉外法治人才
7月11日,在广东商事调解工作会议暨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颁证仪式上,48名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持证上岗”,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商事调解领域的新生力量。
人才是涉外法治建设的关键,广东对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早有布局。2021年,粤港澳三地公布施行《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资格资历评审标准》和《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专业操守最佳准则》;2022年,联合制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争议调解示范规则》;2024年年底,发布统一的《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名册》,为打造一流调解员队伍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广东还率先开展粤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试点,推进港澳律师大湾区内地执业试点,截至今年7月,大湾区律师队伍规模已超590人。
去年7月,一宗涉港金融借贷纠纷在粤成功调解,成为港澳调解机构在广东参与跨境商事纠纷调解“第一案”。这背后,是广东积极吸纳港澳调解组织参与跨境解纷的成果。今年5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试点方案,首批纳入4家香港调解组织。
此外,广东还通过政校合作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全国首创的广东涉外律师学院,旨在培养急需紧缺应用型涉外法治人才,为广东涉外法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潮起珠江,风正帆悬。广东将继续围绕国家战略,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以法治之力,助力打造新时代高能级开放平台,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道路上,书写更多精彩的法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