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最具特色的专业展区——法律服务专题展,在商务服务展示板块中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近年来,国际市场对于不同类型的法律服务需求在不断扩充。由司法部主办、律师局指导、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牵头组织,在2025年服贸会供应链与商务服务专题展下举办的第五届法律服务专题展区,全方位展示我国涉外法律服务机构的出色形象和专业实力。
高水准法律服务助力“一带一路”
为充分展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良好形象,推介涉外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自2021年以来司法部多次在服贸会举办法律服务专题展。
根据主办方安排,今年的法律服务专题展区位于首钢园区13号馆。法律服务专题展有30家法律服务机构参展,其中,仲裁机构6家、公证机构3家,涉外法律服务较发达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等省(市)的优秀涉外律师事务所20家及“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
在服贸会开幕第一天,《法治日报》记者就直奔13号馆法律服务专题展区。位于门口位置的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展位旁,挤满了驻足参观的观众。原来是方圆公证处为此次参展带来的“伴手礼”——制作精美的“北京中轴线”书签,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用北京中轴线及相关景点为背景做书签,就是想把普法宣传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公证工作的亲切感和文化感知力。”工作人员笑着告诉记者。
北京市方圆公证处是北京地区成立最早、规模较大的公证机构,可依法办理各类国内和涉外、涉港澳台公证,出具的涉外公证书发往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是我国法治领域首个以“一带一路”命名的,由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律所、仲裁、商事调解等领域的行业协会、法律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等组成的非政府国际性专业组织,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国际合作平台。
联盟交流合作部负责人说,服贸会作为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窗口,其磅礴气象生动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法律服务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制度型开放的关键一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应时而生,必须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在服务贸易的全球化浪潮中找准定位、展现担当。联盟连续几年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和会员参展,有信心团结全球法律服务同仁,共同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涉外仲裁成高效高质争议解决渠道
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通过高效、专业的服务帮助企业化解跨国经营中的矛盾,为国内外经营主体提供便捷的争议解决渠道。
记者注意到,此次参展的很多法律服务机构都将“为‘一带一路’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作为自己重点推介的内容。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展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贸仲坚决响应国家号召,以保障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为原则,为纠纷解决提供高效高质法律服务。
据了解,拥有境外工程承包资格的中央大型施工企业,通常作为工程总承包方投身“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许多大型基础性建设工程,和很多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工程总包、分包合同关系。在境外项目的合同执行过程中,争议纠纷在所难免。各国法律基本都规定工程合同纠纷应在项目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由于语言和法律体系国内外不一致,案件审理耗时长,国外建设项目可能因此长期停工,经济损失不断扩大。而选择熟悉国内企业情况的仲裁机构进行调解,结案时间短、效率高,成为涉外商事纠纷调解的重要解决途径。
据悉,贸仲成立至今已受理7万余件案件,当事人遍及世界166个国家和地区,裁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承认与执行,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国际仲裁机构之一,被《国际仲裁调查报告》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五大仲裁机构之一,仲裁规则也入选全球前五最受青睐的仲裁规则。
深圳国际仲裁院创设于1983年,是粤港澳地区首家仲裁机构。截至目前,深圳国际仲裁院当事人覆盖143个国家和地区,仲裁员覆盖129个国家和地区,受理案件争议金额连续3年超千亿元,国际商事仲裁个案最高金额超人民币300亿元。
在深圳国际仲裁院展台,负责人黄郭勇向记者介绍,仲裁机构在做好涉外仲裁事业时,应完善涉外仲裁规则、加强涉外仲裁机构建设、提高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力。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涉外仲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法律服务让企业“出海之路”走得更稳
法德东恒柯伍陈(南京)联营律师事务所,是江苏省首家苏港联营律师事务所,坐落于南京玄武律政中心,由“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与香港地区头部律所柯伍陈律师事务所携手创立,依托香港地区,整合全球资源,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各类跨境综合法律服务,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联营律所负责人沙鹭律师告诉记者:“近年来,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不管是个人行为还是商务活动很多都涉及法律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内地法和香港法分属于不同的法域,差异巨大,而我们联营律所就像跨法域的一座桥,让法律服务的‘车流’在两地畅通无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沙鹭所说的这座“桥”的背后,是江苏与粤港澳大湾区、南京与香港深度融合的缩影,也是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引擎。
据了解,此次法律服务专题展的参展机构,不仅有能在融资并购、诉讼仲裁、知识产权、企业合规等领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也有深耕国际贸易、海商海事、电子商务、医药卫生等领域的专业性律师事务所,能够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迎进来”的外商提供全方位高水准的涉外法律服务。
比如金杜律师事务所是全球领先的国际化律所,在全球设有26家办公室、3700余名专业人员,在中国有17家办公室、2000余人,业务涵盖投融资、并购、争议解决、知识产权、资本市场等。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在国内设立了12家分所,还在阿联酋迪拜、尼日利亚阿布贾、赞比亚基特韦设有3家国际办公室。
公证服务帮助经营主体更好拓展海外业务;仲裁协助化解企业跨国经营难题;律师工作更好化解矛盾纠纷……对外开放不断走深走实,离不开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务提供的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