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禁毒日当日,中山市上演了一场扫毒行动,警方兵分五路同时收网,将一个贩毒团伙的7名成员成功抓获。与以往不同,侦破这一案件的核心线索,是通过北京大学一项新技术对生活污水的检测获得的。中山市是全国首个将污水验毒技术应用于禁毒工作的城市,当前中山公安正在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智慧禁毒工作模式。
以打造警务云计算、建设大数据中心为核心,平安中山正将“智慧+”模式推广到禁毒、侦查等各领域。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以打造警务云计算、建设大数据中心为核心,平安中山正将“智慧+”模式推广到禁毒、交通、侦查等各领域。半年多来,中山警方依托智慧侦查破获6起命案积案,利用智慧禁毒新技术查获一批毒品要案,智慧交通以大数据“治堵保畅”初见成效。
智慧禁毒▶▶污水中溯毒源精准打击犯罪
6月26日上午,2017年广东省“6·26”国际禁毒日青少年禁毒宣传活动在中山举行。与此同时,中山警方正在对一个贩毒团伙开展抓捕。
当日上午,各抓捕小组人员到达某居民区预定位置,通过随身携带的记录仪拍摄、回传,各抓捕点的现场画面清晰地呈现在中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屏幕上。10时许,指挥员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5个行动小组同时行动,将团伙的7名成员全部成功抓获。
破获这宗案件的最重要线索,来自中山市公安局引进的一项崭新的污水验毒技术。今年初,中山市公安局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正式就污水验毒技术展开全面合作。半年多以来,中山警方追查毒源的效率和精度都大大提高。6月23日,中山市公安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又在中山举行签约仪式,全国首个校警合作的毒品环境法医学实验室在中山成立。
据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喜青教授课题组在未知毒物鉴定、污染源追溯等环境法医学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率先开创了通过分析污水和地表水中毒品监测毒情方法,部分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半年来,这项技术已经在中山禁毒工作中落地,并展现了其先进之处。
“它检测的精度非常高,理论上,5克毒品倒在西湖里都可以检测出来。”中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冯立洲表示,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定期从污水中采集水样交给警方,如果吸毒人员有排泄物通过下水道进入污水处理厂,这些水样就可以为毒情监测提供重要线索。污水处理厂的水样中如果检测到毒品成分,警方将继续依托这项新的检测技术和污水处理系统开展追踪,调查人员利用污水管网各接口处水样的检测结果,可以将毒品的来源一步步地从大片区缩小到小社区,再精确到具体哪一栋居民楼,最终抓获吸毒贩毒者。
以全市现有的22个污水处理厂为毒情监测的“前哨”,污水验毒新技术的引入,一步步完成了对禁毒工作的精细指导,警方按图索骥可对毒品犯罪实施精准打击。同时,这项技术也成为公安部门监测、评估区域毒情的重要手段。
冯立洲表示,中山市是全国首个将污水验毒技术全面运用到禁毒工作中的城市,新技术使用半年来,中山警方追查毒源的效率和精度得到了大大提升。
智慧侦查▶▶“智侦合成”半年连破6宗积案命案
去年底以来,“智慧+”建设同样开始在刑事侦查领域全面铺开。以智慧公安建设为引领,中山警方运用智侦合成,信息导侦等手段,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将信息收集、归纳、应用摆在破案追逃的重要位置,全面分析在逃人员信息数据,连续破获了一大批积压多年的悬案、命案。
近日,背负命案隐姓埋名潜逃17年的犯罪嫌疑人阮某豪在东莞落网,至此,2000年5月26日发生在东升镇坦背村一住宅内的故意杀人案正式告破。这宗陈年积案的告破,与中山警方开展的大数据追逃工作密不可分。
2000年5月26日上午,一声枪响打破了坦背村的平静。阮某豪在住宅客厅内遇见妻子与男子何某正,怀疑两人有不正当关系,随后双方发生了激烈争吵。大怒的阮某豪取出一支火药长枪向何某射击,致其当场中枪身亡。案发后阮某豪逃跑,东升警方连日开展排查,却一直没能找到阮某豪的任何线索。17年来,阮某豪一直停留在中山警方的追逃名单上,始终未能归案。
今年3月,中山警方与苏州警方对接,提交了中山多起历年未破的命案嫌疑人图片资料。在苏州警方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刑警很快有了新发现。中山民警随即组成的“比对追逃小组”,根据苏州公安反馈的信息,利用大数据和信息追踪判定,消失近十年的阮某豪正以虚假身份在广东东莞一带活动。通过对比对信息的深入研判,警方发现,湖北省男子“梁某进”的人像特征与在逃嫌疑人阮某豪十分相似。
经过两个月的侦查,6月2日中山专案组赶到东莞市摸排守候。当日10时许,在逃嫌疑人阮某豪外出时,民警果断出击将其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阮某豪承认了其真实身份,并对17年前故意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智慧+侦查”,做强、做专刑事打击职能,提升快速精准打击犯罪能力,中山公安正在实现侦查打击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全新变革。接下来,中山公安将积极构建“图、情、指”一体化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对现行案件、街面案件的快速、精准打击;同时紧扣合成作战、网上作战方向,优化完善刑侦、网侦、视侦等综合打击手段,构建完善高效合成的打击破案体系。
据悉,2016年中山市公安机关首次实现年度命案全破,自2016年11月破获神湾“1997.8.13”抢劫致人死亡案以来,中山警方在半年内又先后破获古镇“1996.8.25”持枪杀人案、西区“2001.2.17”抢劫致人死亡案等6起命案积案,另抓获负案在逃5年以上的命案逃犯8名。
智慧交通▶▶“大数据”为道路交通指路分流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加,中山的道路交通也面临着很多城市都有的拥堵“城市病”。如何疏堵保畅?去年底,中山公安开始向大数据要道路交通潜力,让大数据为司机车主指路,为路面交通分流。
据悉,2016年12月中山公安交警部门与高德公司正式合作,共同打造覆盖全市,集动态、静态交通诱导和交通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智慧交通”立体出行服务体系,服务市民出行需求,推动中山交通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转型升级。
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去年底以来,中山市公安局已经开始将道路交通信息发布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做,每个工作日道路交通的晚高峰时段,通过公安交警部门的微信平台发布“中山交通指数”和“全市拥堵路段前十名”,还可以查询实时路况,以便司机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线路,绕开拥堵路段,方便出行。这项信息发布依托的是中山市公安交警部门与高德软件公司开展的合作,海量的道路交通大数据正在成为指挥道路交通的眼睛。
在信号控制方面,公安交警部门将已有的各类车流量数据与高德大数据结合,开展城区信号灯路口放行方案的调优工作,有效减少了路口车辆停车次数。通过调研,半年以来早晚高峰期城区各路口车辆通行效率均有较明显的提高,路口拥堵现象明显好转,“智慧交通”建设初显成效。
据介绍,下一步,中山市公安交警部门与高德公司还将就“互联网+智慧交通”项目开展深度合作,建设以高德地图为发布平台的可视化调度与服务平台,通过建立综合交通流数据库,进行交通大数据分析研判,实现实时的精细化交通管理。届时可以实现可视化、精细化调度管理、实现一键报警,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撤、移动互联处警和绩效考核、互联网+信号优化等功能。
依托海量大数据,深度挖掘日益紧缺的道路交通资源和潜力,智慧交通正在改变传统的道路交通指挥与调度模式,为城市交通疏堵保畅。(记者 何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