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手法层出不穷、犯罪窝点向境外转移趋势明显、黑灰产规模剧增。尽管潮州公安不断深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工作,但在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然高发。如何破局?潮州公安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通过打防结合,加强源头治理,以“全警反诈”带动“全民反诈”。这一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5月,潮州接报电诈警情672起,同比下降17.14%。
源头治理
斩断“两卡”黑灰产业链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催生了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等灰色产业。大量“实名不实人”的“两卡”流入市场交易,为诈骗分子提供作案工具,成了电信网络诈骗蔓延的重要源头。潮州市公安机关将打击治理黑灰产业作为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杀手锏”。
5月初,湘桥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对潮州市公安局下发的一条“断源”行动线索进行分析核查,掌握到湘桥区磷溪镇有不法分子利用设备读取网购的电话卡信息后批量注册微信号并上网贩卖,供不法分子实施诈骗。同月21日,潮州市、区公安机关联合行动,成功在磷溪镇抓获涉案人员3名,现场缴获“猫池”设备56台、无实名认证的电话卡近2万张。
作为电信网络诈骗重点整治地区,今年来,饶平警方在全链条打击涉“两卡”犯罪团伙上持续发力,集中优势资源对相关线索进行精准研判、深挖扩线,厘清涉“两卡”贩卖上下级架构,严厉打击“卡头”“卡贩”,捣毁涉“两卡”贩卖网络,彻底斩断黑色利益链条。
今年初,饶平公安网警部门在网络巡查中发现,饶平县饶洋镇存在非法贩卖社交软件账号的违法犯罪线索。经过深挖溯源,饶平警方成功抓获了涉嫌贩卖“两卡”的犯罪嫌疑人詹某涛。经审查,办案民警得知詹某涛所贩卖的软件账号均来源于饶洋镇一名叫詹某镇的男子。4月7日,饶平警方成功抓获詹某镇,并缴获作案手机、电脑一批。
全民反诈
逾45万人次安装反诈APP
“这款APP安装了吗?能识别可疑诈骗信息,提前预警电信网络诈骗。来,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就能安装。”6月8日,在饶平省际联合检疫检查站,民警在落实检疫检查的同时,向过往的车主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下称“反诈APP”)。
作为反诈工作的主力军,潮州市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发动民警、辅警及其家属安装反诈APP,1名民警带动N个家人、朋友,以点带面形成“全警反诈”的“1+N”强大合力,以全警反诈带动全民反诈,切实保护群众利益,取得明显成效。
反诈宣传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宣传是否精准、是否为大众所接受。为此,潮州各基层派出所民警开展进社区、进乡村、进单位、进企业、进工厂、进市场、进校园、进家庭等“八进”反诈宣传知识活动,以“一户一告知”“一人一承诺”织密防范网,并在全市对外为民服务窗口发放反诈宣传手册,引导群众安装反诈APP.
“接种新冠疫苗排队的时候,还学到了防骗知识,真不错!”在潮州市湘桥区人民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刚接种完疫苗正在留观的市民陈先生说。近期,潮州市公安局组织警力奔赴各个疫苗接种点,开展反诈宣传活动。趁着排队和打完疫苗留观的间隙,民警向市民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性以及甄别方法,同时积极引导市民下载反诈APP,打好防疫、反诈双“预防针”。
此外,潮州公安聚力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在全市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横屏持续滚动播放反诈宣传标语及推广反诈APP;在全市各大中院校、幼儿园向学生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引导全市教师队伍及学生、家长主动安装反诈APP;在全市各新冠疫苗免费注射接种点,车站码头、市场商店播放反诈宣传视频引导安装反诈APP,全面普及反诈防骗知识等。
截至5月31日,潮州市反诈APP安装数已突破45万人次,增长率为全省第一。
以快制快
成功劝阻2万名受骗群众
“老板,刚才警察说我牵扯到一个诈骗案件要我协查,今天我没办法记货。”5月4日17时44分,潮州市公安局潮安分局凤塘派出所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女工陈某在工厂留下一张纸条后就联系不上,疑似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要求迅速开展劝阻工作。
接报后,民警迅速与陈某亲属联系,同时赶往工厂了解情况,并看到了陈某留下的纸条。经了解,陈某留下纸条后便离开工厂不知所踪,手机、微信均无法接通。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民警判断陈某可能正遭受冒充“公检法”诈骗。民警根据骗子的惯用手段,兵分三路,从陈某上班的工厂开始,对辖区内的住宿、银行网点等陈某有可能出现的地方进行排查。
当天18时许,在潮州市公安局、潮安分局、凤塘派出所三级警力共同努力下,民警终于找到陈某,并立即中断其与骗子的联系。通过民警的耐心劝导和教育,陈某才说出她正在与一名自称是“公检法”的工作人员聊天,按照对方的要求在互联网贷款软件上贷款,然后给对方转账20万元。通过民警再三解释,陈某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遂马上中止贷款业务,避免了巨额财产损失。
这是潮州市公安局依托反诈中心,实行一级预警、分流劝阻工作机制,采取“以快制快”的模式,快速帮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为适应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势需要,潮州市反诈中心科学整合警力,实行24小时“96110”专线专人值班制度,随时接受群众报警咨询。今年来,共受理群众咨询电话2000余个。同时,反诈中心民警在接收预警线索后,第一时间迅速发出通报,指令县、区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
“快挂断视频会议软件,对方是骗子,你遇到电信网络诈骗了!”当民警赶到时,市民郑女士还在询问对方如何转账,民警马上予以劝阻。“不好!我丈夫也在被骗!”当郑女士意识到被骗时,突然想起丈夫也在进行同样的操作,民警随后找到其丈夫及时劝阻成功。
5月15日,潮州市反诈中心接到广东省公安厅的预警线索,潮安区归湖镇某村村民郑女士疑似遭遇“公检法”诈骗,指令潮安警方迅速开展劝阻工作。民警立即拨打郑女士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得知郑女士在湘桥区凤新街道一店铺后,反诈中心民警马上联系湘桥公安分局凤新派出所派员上门进行劝阻。
原来,郑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某省公安厅队长的男子打来的电话,对方称郑女士涉嫌某宗诈骗案,要求其添加对方QQ号,并在QQ上让郑女士下载某视频会议软件。之后郑女士与其丈夫在对方一步步诱骗下准备给对方转账,幸亏民警及时赶到劝阻,避免了财产损失。
同样上当受骗的还有饶平县的黄女士。近日,黄女士接到一名自称是省公安厅民警的男子来电,告知其涉嫌一宗金额高达100万元的诈骗案,需要配合调查且2小时要报告一次行踪,不得与他人联系和接听电话。潮州市反诈中心和饶平县反诈中心接到预警后,民警多次打电话劝阻,但黄女士并不相信。后黄女士添加了该男子的QQ号,在聊天视频中有名身穿警服的男子要求她将名下所有银行卡进行登记并筹备资金自证清白。正当黄女士准备登记银行卡和筹备资金时,饶平县公安局钱东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在民警的耐心劝阻下,黄女士才避免了10万余元损失。
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5月底,潮州市反诈中心共接到电信网络诈骗预警线索3.3万余条,已100%及时处置,成功劝阻2万余名受骗群众。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