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民警正处理警情。
开展反诈宣传。
近日,肇庆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端州分中心(下称“端州反诈中心”)迎来一名特殊的“客人”。这名“客人”带着一面绣有“人民的好警察、真心为民办事”字样的锦旗,专程前来感谢民警主动作为,为其挽损175万元……
为实现专业打击、精准防控,进一步强化市民群众反诈意识,端州反诈中心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隐蔽性强、资金转移速度快的特点,紧密结合当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采用“打击+劝阻+宣传”的工作模式,实行“7x24”小时值班制,对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统一集中处理,对工作处理流程进行专门优化设计,着力构建“全民反诈、全警反诈”新格局,让电信网络诈骗无所遁形,全力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打击
简化受案流程提高破案效率
2019年7月,莫先生通过某财富网站认识了一名“股票老师”马某。马某经常给莫先生发送股票信息,并“证明”这些股票都是“大赚”的,从而获取莫先生信任。随后,马某以要收购一家美国企业,但资金不足为由,以各种方式诱导莫先生投入资金进行操盘操作。一周后,“账面”显示资金全部亏损,莫先生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遂到公安机关报警。
接报后,端州反诈中心民警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紧急止付程序,迅速对涉案银行卡进行延伸止付、快速查询、冻结等工作,并结合对庞杂的资金流水账户进行分析梳理,最终成功为事主拦截大部分损失,共计175万元。事后,莫先生托朋友送来感谢锦旗,于是出现了开头那暖心的一幕。
据了解,为加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力度,2020年7月25日,端州反诈中心在端州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正式挂牌成立。反诈中心面向社会开放并启动24小时值班制,对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统一接收,集中受理。这一革新打破了原来由城区各基层派出所接警受理立案的工作模式,大幅简化受案流程,提高侦查破案效率。
自成立以来,端州反诈中心共受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89起,成功止付涉案账号7500余个,冻结账户110余个,冻结资金3770万余元,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名,为群众挽损350万余元。
除日常的前台接警运作,端州反诈中心还出动警力劝阻群众5500余人次,预防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取得阶段性成效。
●预警
线上电话拦截线下回访劝阻
5月11日,端州反诈中心预警平台发出高危预警:辖区内有8名群众有正在被电信诈骗的风险。
“必须马上找到潜在被害人,将损失降到最低!”反诈中心民警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启动“线上电话拦截+线下回访劝阻”预警劝阻机制,想方设法拨通8名群众电话。所幸,在反诈民警的快速反应下,8名群众成功躲过诈骗陷阱。随后,民警指引群众及时到就近派出所或反诈中心与民警沟通反映情况。
而就在此时,反诈中心再次收到3条高危预警数据,“战斗”又要开始了!
反诈民警当机立断,第一时间进行线上电话拦截。另一边主动出击,马不停蹄驱车上门寻找事主,同时联系相关辖区派出所进行协助。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功避免多名群众遭受财产损失。
上述拦截劝阻、止付场景,是端州反诈中心的工作常态。据统计,端州反诈中心平均每天拨出上百通劝阻电话,接受电话咨询、见面咨询、回访回复群众4000余人次。对反诈民警而言,看似普通的劝阻工作往往充满挑战,要成功劝阻一人,至少要反复拨打不少于5通电话,苦口婆心,宣讲教育,只为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群众损失。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属智能型犯罪,具有隐蔽性、技术性强,诈骗金额较大,形式多样等特点,导致案件侦破过程中存在“取证难、抓捕难、定性难、追赃难、打击难”的问题。
据介绍,目前端州反诈中心已实现快速接警止付工作机制,压减中间环节,缩减止付操作时间,增大被骗资金拦截几率。由于反诈中心与各警种部门逐步走向联动响应、互相协作的机制,往往都是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劝阻,从而不断提升预警劝阻工作效率。
●宣传
工作重心前移建立长效机制
“你好!我们是反诈宣传民警,耽误你几分钟时间……”
这是今年春节期间,端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民警以节日安保执勤为契机,在七星岩景区执勤过程中向群众和游客进行反诈宣传的一个场景。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高发情况,端州反诈中心坚持“打、防、管、控、宣”多措并举,一手抓案件处置,一手抓宣传教育,把工作重心前移到“防”上。如强化网格宣传,借助社区民警力量,深入辖区内广场、学校等人流密集地区进行走访,采取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设立法律咨询点等方式,宣传讲解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利用门户网站、公益短信等传播方式,多方式、多渠道、多侧面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据悉,通过将打击治理工作重心前移,建立处置电信网络诈骗长效机制,端州反诈中心逐步建立起上下联动的宣传教育体系、齐抓共管的监测预警体系、准确有效的性质认定体系、妥善有力的处置善后体系和及时灵敏的信息汇总报告体系。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