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执前督促履行机制,我们公司才能避免成为被执行人。”近日,顺德某物业公司主动了支付执行款,守住了企业的信誉和发展,法务陈先生不禁感慨。
成为被执行人被网上公开,导致信用受损且给生产经营带来影响,是每一家谋求发展的企业难以承受之重。今年7月,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推行执前督促履行机制,充分运用执行立案7日审查期,对于符合可能自动履行、达成和解等条件的案件,通过警示提醒、释法明理等举措,积极促成当事人履行义务。
法官到涉案厂房对当事人释法说理
在处理涉企纠纷的执行案件过程中,顺德法院充分考量执行行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审慎适用强制执行措施,通过找准各方利益平衡点,采取执行调解、和解等措施,促进执行案件多元高效化解,切实为企业纾危解困,为顺德构建诚信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此外,针对执行强制措施实施标准不统一、财产处置启动不及时等企业关心的执行“堵点”“难点”,顺德法院全面梳理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办案流程,制定财产处置跟踪、评估环节电子化、规范执行款发放等制度,有力提升模块衔接效率、加强流程节点管控以及提升财产处置效率,执行结案平均用时78.01天,同比减少22.98天。
“执行110”接报出警
据介绍,顺德法院于2016年启动执行工作分段式集约化改革,创新“执行110”模式,实现了执行办案集约化、规范化、智慧化。今年以来,共办结执行实施案件22778件,执行到位金额达26.86亿元,“执行110”共计出警1133次,扣押车辆265台,查控被执行人48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728次。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