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广东法院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商事纠纷特邀调解员聘任仪式在广州举行,粤港澳三地90名资深的退休法官、商事律师和法律专家将以特邀调解员的身份,全面参与广东法院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商事纠纷调解工作。
据了解,首批特邀调解员中,来自内地的退休法官、律师及法律专家60名,香港律师及法律专家25名,澳门律师及法律专家5名,他们均为长期从事商事审判、商事仲裁、商事调解等工作的专业人士,这些特邀调解员将遵循平等、自愿、公正、高效、便捷、保密等原则,协助广东法院开展跨境商事纠纷调解工作。根据省法院与省司法厅联合出台的《广东自贸区跨境商事纠纷调解规则》,调解可以由当事人自愿委托,也可以由法院委托提供调解服务,香港或澳门独资企业及投资人在内地可以适用香港或者澳门法律解决纠纷,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企业及投资人可以借鉴国际通用的商事规则、行业惯例化解跨境商事纠纷。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的跨境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将有利于深化粤港澳司法界的人员合作、规则衔接和经验共享,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粤港澳大湾区解决跨境商事纠纷规则的影响力。
据介绍,近年来广东法院不断加强对跨境贸易、投资、经营、合作等的平等保护,聚焦大湾区商事纠纷化解,全面提供便捷通畅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渠道,共同推进多元化纠纷调解平台建设。疫情期间,广东法院通过线上庭审、线上调解等方式,及时化解了大量跨境民商事纠纷。今年1-11月,全省法院共审结各类涉外民商事案件4063件、涉港澳一审民商事案件9721件,分别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二。
聘任仪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省法院院长龚稼立出席仪式并讲话。首批特邀调解员代表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律师、香港中律协创会会长陈曼琪律师、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毕经纬助理教授分别发言。省司法厅厅长陈旭东、省港澳办一级巡视员叶维园出席仪式,省法院常务副院长钟健平主持仪式。
调解员代表发言
特邀调解员、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商事纠纷调解员,在接下来的调解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坚守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偏不倚,按照当事人意愿和诉求协商化解纠纷,尽心尽力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二是认真对待、高度负责,踏踏实实、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调解案件。三是根据每个案件的实际,综合应用好法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知识和各项技巧,切实推动纠纷有效化解。作为省律协会长,我也将认真组织动员全省广大律师,积极参与跨境商事纠纷调解工作,为营造大湾区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特邀调解员、香港中律协创会会长陈曼琪:广东法院聘任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商事纠纷特邀调解员,是深化和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线上线下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打造环大湾区司法服务圈,彰显国家司法制度自信的重要举措,切实解决客观存在的区域法律冲突,为化解粤港澳跨境商事纠纷提供了多元渠道,为粤港澳法律及其他专业人士参与调解提供了遵循和便利,既可借助诉调对接、仲调对接缓解法院案件压力,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又可促进当事人参与和协商,更和平、便利、经济、快速、合理地解决纠纷。推动了粤港澳三地司法融合发展,满足了粤港澳三地商事需要的法治建设,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营商环境法治化及国际化,亦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治支撑。
特邀调解员、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毕经纬:随着2019年8月,包括中国在内的4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新加坡调解公约》,调解即将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除诉讼和仲裁之外,化解国际及跨境商事纠纷的重要途径。商事调解具有自愿性、灵活性、保密性等特点,特别适合商事主体之间的纠纷解决。省法院和省司法厅今年年初联合发布《广东自贸区跨境商事调解纠纷规则》也为推动多元化解涉粤港澳三地的商事纠纷提供了规则指引。无论是公约的加入,还是调解纠纷规则的出台,对于服务保障大湾区建设、推进跨境商事纠纷解决以及增进行业互融互通互惠互利,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有效的保障。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