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禾洞镇围绕发展经济主题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通过构建联动体系、整合队伍力量、探索积分管理路径,有力促进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双提升,构建起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连山与江华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两地在人大联络、水源地保护、产业联动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合作密切。
体系联动
打造基层治理同心圆
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效,禾洞镇创新建立“村党总支—自然村党支部—村小组”三级党建网格联动体系,统筹网格内综治维稳、应急管理等工作,实现基层治理所有要素入网、所有服务下网、所有力量进网;以网格为单元,该镇推动镇村干部、村小组长、志愿者、农村党员等配对成组,有力推动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政策法规宣传、服务人民群众多元融合,形成基层治理共同体。
禾洞镇地处粤湘边界,依托省际联络站,该镇和湖南江华码市镇持续强化党建联建,以“粤湘携手合力推动长江流域湘江源头保护工作”为主题,构建出“巡河联防、纠纷联调、信息联享”三联工作机制,双方通过组织巡河行动、化解边界纠纷等,有效解决湘江源所涉及河段各类基层治理问题。
强化队伍
推动治理力量最大化
在三级党建网格联动体系的基础上,禾洞镇持续建强网格员队伍,着力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网格员问题收集机制,该镇要求每名网格员每月至少入户1次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加入责任网格的微信群,密切留意微信群内的群众诉求、矛盾纠纷等信息,全体网格员群策群力,提高问题解决的速度。
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该镇打造“8+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包括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等,持续发挥志愿服务队伍作用;紧扣群众“微心愿”,积极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下乡、法律援助调解、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活动,构建了“党员干部引领、先进模范带动、群众踊跃参与”的志愿服务格局。
以“共建省际睦邻廊道”为契机,该镇将深化探索共建“跨省网格员培训机制”、组建“省际党员志愿服务队”等特色举措,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制定细则
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
禾洞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导向,研究制定《禾洞镇乡村振兴积分管理细则》,将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细化分解成“平安建设、生态文明、乡风文明、镇村发展、争先创优”5类基础必评项目,各村根据不同村情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因地制宜设置积分项目,形成“5+N”积分项目清单,通过“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形式,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有效将“村里事”变成“家家事”。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兑换40000余分,惠及农户1000余人次。
结合“省际睦邻廊道”建设,该镇将根据各村实际,增设省际协作特色指标,设置“跨省纠纷调解”“联合志愿服务”等加分项,把积分与省际合作项目挂钩,推动广大村民群众以积分形式参与跨省共建,实现治理效能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