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落地落实,成效显著。今年1至10月,全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7060件,提供法律咨询93万人次。
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广东省司法厅及时印发“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实施方案,成立由分管厅领导任组长的品牌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与“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活动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并明确将各地市司法局开展法律援助品牌建设活动情况纳入2020年法治广东建设考评相关项目考核细则,把品牌建设活动提升到政府履职的高度,确保落地落实。
扩大援助范围,保障改善民生。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出台《广东省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公民认定办法》,将经济困难标准由原来的低收入户调整为年收入为地级以上市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0%,覆盖人群由过去的20%扩大到25%.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部署要求,品牌活动期间,临时放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公民认定标准,不将房产、住宅和汽车作为认定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价值较大的资产,使一些受疫情影响、临时生产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也能得到及时的法律援助。在实行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经济状况申报制的基础上,普遍推行告知承诺制,更加方便群众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
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量。出台广东省民事、刑事、行政、劳动争议四个法律援助服务规范,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促进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提高。多地积极推出便民惠民举措,不断创新应援优援机制。广州市健全法律援助案件指派机制,实行“公告+群发邀约+摇珠”模式,以网上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法律援助人员,大幅提升案件指派效率。珠海市会同市检察院、团市委建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一二三”工作机制,佛山市联合南海区慈善会建立“法相随”法律援助慈善项目,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司法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