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足生死之间的缉毒“利剑”、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墙“守望者”、行走在刀刃上的警中尖兵、风雨无阻保道路安全畅通的“交通卫士”……在这片朝气蓬勃、激情澎湃的南粤大地上,他们——广东公安,用铁肩为群众撑起平安美好生活。
随着公安改革步入“深水区”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广东如何勇立发展潮头?
近日,广东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孙太平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广东公安紧随改革步伐,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努力作为,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智慧新警务”建设、推出便民利民服务新措施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助推广东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织密平安防护网
把警情管在“平台”上
当前,广东正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释放“双区驱动效应”,带动全省改革发展。广东公安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多管齐下织密辖区“平安网”。
在指挥管控上,广东公安大力推动情报指挥一体化实战平台等应用,全面开展智能化监测预警和可视化指挥调度,年均协助抓获在逃人员总数排名全国前列。
在侦查打击上,依托指挥智慧新侦查一体化作战平台,2019年,广东公安打掉藏匿于省内的诈骗犯罪窝点214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798人,涉诈骗犯罪同期打击效能提升近3倍;全省刑事发案连续7年下降,破案连续7年保持在20万起以上。
在社会治安防控上,2019年,广东公安共建设智感安防区67个,联网门禁、卡口等设备近5000套,5个省级智感安防区示范点抓获在逃人员同比上升30.3%,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0.1%.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2019年12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标准正式施行,这对网络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东公安坚持以打促防,继续开展“净网”严打整治专项行动。
近日,广州警方打掉了以刘某龙为首的涉恶网络“水军”犯罪团伙,在广东、江西、湖南等多地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该团伙注册登记多家网络科技公司,申请开通数十个微信小程序,并利用这些小程序制作涉党政机关、国家政策和涉疫情类虚假新闻信息的手机网页,通过微信发布给网民,以此来“吸粉”“引流”,最终获取广告流量提成。目前,该案11名犯罪嫌疑人已以涉嫌寻衅滋事罪被依法批准逮捕。
接下来,广东省公安厅将组织成立网络安全应急服务中心和网络威胁数据联盟,建立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防控机制,进一步为重点行业和单位网络安全赋能,全面提升综合防控能力。
点亮智慧云服务
让警务落在“指尖”上
“不见面审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跨地市、跨警种一网式办理”……这一系列举措背后是广东公安行政审批事项“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
广东公安推广“粤省事”平台公安民生服务事项,并将服务延伸到一体机、窗口、粤警民通APP等服务渠道。如深入推进“智慧出入境办证大厅”建设、“无犯罪证明”APP建设等。
建成全省“一片云”,是广东公安工作勇往直前的牢固根基。广东公安积极开展大数据智能化建设,推动全省公安同步迈入“云时代”。广东省公安厅强化顶层设计,采用“1+7+14”模式建设省市两级警务云大数据中心,推动各地同步加快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破解全省公安信息化发展不均衡难题。
在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近两年,广东公安联合公安部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推出“道路交通安全导航提示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及时将交通事故、交通管制、占路施工、安全提示与服务网点等8类信息发布到高德、百度、腾讯等导航平台。该系统推行半年来,广东公安共采集发布78953条信息,服务出行群众23亿多人次。
构建治理新格局
将警力用在“刀刃”上
公安工作,一头连接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头连接着群众的安危冷暖。公安队伍的能力素质直接关乎社会长治久安。
广东省公安厅紧贴实战,依托大数据平台建设了20多个通用应用,直接服务各地各警种;推动警种基于省级大数据建模平台自主构建了390多个警种专业应用,支撑警种实战应用;同时将大数据平台开放给主要警种一线民警应用,并通过应用倒逼提升数据质量,形成了公共安全社会治理大数据应用体系,提升了实战效能。
近年来,广东各级公安机关推进多层次培训练兵,提升了全省应用大数据开展公共安全治理的能力与水平。截至2020年6月,广东公安面向全省举办公共安全治理大数据应用精准培训等13次,培训民警10余万人次;连续两年高规格举办大数据建模大赛,培训建模能手超过5000人,全省建成各类实战模型4000多个。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务工作者和人民警察上演最美“逆行”。广东公安快速反应,全警行动,全力投入,依托公安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汇聚、平台建设、模型构建、监测预警、分析判断、落地核查工作;迅速建立防疫核心数据库,开发数据服务131项、搭建模型86个,支撑7个省直部门和56个地方政府部门的896项数据共享需求,需求完成率达100%,打造了大数据服务和支撑疫情防控的“广东样板”。
“接下来,广东省公安厅将紧扣常态化疫情防控任务,认真总结利用大数据支撑和服务疫情防控的经验做法,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和学生复学、群众办事,为保障经济社会加速恢复贡献力量。”孙太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