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在校门口对过往人员进行体温异常预警和佩戴口罩提醒。本报记者韦昌鸿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高考延期至7月举行。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获悉,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关于切实加强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的有关工作部署,省公安厅推出“粤警智慧防控护航高考28项举措”,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努力实现省委、省政府对今年高考提出的“平安高考、公平高考、诚信高考、暖心高考、健康高考”五个目标。
据了解,高考期间,全省公安机关将在每个考点设立“一考点一团队”,开展智慧安保服务,同时各考场安保要素全部采集至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织密安全防护网,确保实现“平安高考”。严厉打击各类涉高考违法犯罪活动,全程做好试卷押运、存放场所等安保措施,考试期间严密监控考场周边无线发射等异常情况,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行为,全力维护“公平高考”。全面摸排代考“枪手”,对涉考网站论坛等网上重点部位实行全天候巡查,及时发现处置代考、替考、销售作弊器材、兜售考试答案等违法有害信息,严厉打击各类涉高考网络谣言,坚决实现“诚信高考”。高考前,对需要加急办理居民身份证的考生,开辟绿色服务通道;优化考点周边交通组织,引导群众错峰出行、合理选择出行线路;开辟护考“绿色通道”,在送考车辆和考生集中通行的主要路口、路段,前置护考小分队,精心打造“暖心高考”。高考期间,通过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为教育、卫健部门提供涉考疫情防控服务,协助做好疫情筛查;健全完善公安机关常态化防控机制,确保及时高效响应处置突发性疫情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努力维护“健康高考”。
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公安机关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各项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认真落实各项高考安保措施,用心用情用爱为莘莘学子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有序的考试环境,确保实现“平安高考、公平高考、诚信高考、暖心高考、健康高考”的工作目标,交上一份平安答卷。
话你知
本报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等特殊形势,今年的高考与往年相比有些许不同,考生需提前做好防疫工作。
●考生须提前注册“粤康码”
所有考生须注册“粤康码”信息,未注册的不予打印准考证,不得参加考试。
●“红码”地区返粤考生需隔离14天
尚在外地的考生应了解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及时返回,并按属地要求和规定进行管理,以免耽误考试。根据广东省卫生防疫相关规定,从境外或高风险地区返粤或“粤康码”红码的人员,须按当地要求先隔离14天。
●考前需连续做14天健康监测
6月23日起,对所有考生实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所有考生须每日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申报个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
●体温37.3摄氏度以下才可进考场
考点入口设置体温检测通道,对所有进入考点的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需在37.3摄氏度以下才可进入考场。考试前,考生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提前准备好口罩、手套、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所有考生须佩戴口罩,考试工作人员对考生逐一进行体温检测,核查准考证、身份证。(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