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司法巡查工作规划(2023—2027年)》(下称《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五年司法巡查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进行明确规划,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机制举措,为推进新时代全省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纪律作风保障。
《规划》强调,要突出司法巡查工作政治性和业务性特点,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工作方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实现政治监督和业务监督进一步深化、巡查全覆盖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进一步强化、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规划》要求,要持续巩固深化政治监督和业务监督。坚持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聚焦各级法院党组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督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能力。紧紧围绕“综合提升全省法院审判质效”主线深化业务监督,对提升优化“一降两升三优化”审判质效指标、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诉源治理、长期未结诉讼案件专项清理等工作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规划》明确,按照“一届任期内对下一级法院巡查一遍”的原则,每年开展2轮常规巡查,适时开展专项巡查、机动式巡查和巡查“回头看”,推进司法巡查全覆盖。要构建司法巡查、巡视巡察内外互动监督格局,持续探索建立上级法院派员参与地方党委巡视巡察下级法院的工作机制。要强化巡查整改和成果运用,把解决问题与推动提升工作水平结合起来,将抓好巡查成果运用融入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做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相关 广东高院发布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典型案例
6月29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三起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典型案例,包括犯罪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布虚假融资标的、虚构项目高额退税利润、以小恩惠蒙骗老年群体投资办理会员等方式募集资金,造成人民群众财产巨额损失。案例体现了广东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治金融犯罪,以公正司法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广东社会稳、金融稳、经济稳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在杨某集资诈骗案中,2016年起,杨某在没有取得相关金融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其设立、经营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发布大量虚假融资标的,以承诺还本付息等为诱饵向社会公开宣传,吸引社会公众投资。杨某集资后大量挥霍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投资、赌博等。经审计,该平台共非法吸收1万余名投资人资金合计7亿余元,未兑付金额1.7亿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杨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法官提醒,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也开始在网络空间活跃起来,呈现出手段隐蔽、传播迅速、涉及面广的特点。该案被告人正是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上虚假发标、重复发标 ,以支付高额回报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人民法院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网络非法集资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同时也提醒广大公众避免通过无任何资质的投资渠道进行投资,严防非法集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