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角色定位不明晰,辅警存在的“执法权”缺失与现实工作“执法性”的矛盾长期存在,而辅警素质参差不齐与其职业化需求的不符,也让各界对辅警管理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就在2016年1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0次会议通过《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后,今年深圳“两会”,至少有24名在深省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提交为辅警立法的建议。
“近几年,为缓解警力长期短缺的问题,公安机关雇佣了大批辅警人员,并广泛地让其参与到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行政管理等事务中。但由于职权未明确和法规缺失,出现了一些履职不充分或‘过度执法’现象,个别甚至还有违法乱纪行为。”市人大代表黄天宇说。在深省人大代表张丽杰对此也有同感。“辅警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既有社会、自身等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张丽杰认为,深圳目前没有一部完整的地方性法律文件明确对辅警进行规范,立法滞后现象应尽快得到解决。
7月26日,深圳市公安局在回复代表建议时表示,该局已起草《深圳经济特区警务辅助人员条例(草案代拟稿)》并报市法制办审查,进入立法程序,该法拟明确辅警的身份性质,并适当为其赋权。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张玮 李荣华 实习生 熊雅灵 统筹:张玮
深圳在编警力仅2万多,辅警近4万人
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流动人口多,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社会治安压力较大。但受编制管理的刚性约束,警力配备不足,市、区公安部门组建了多支辅警队伍,如交通督导员、公交巡防员、110接警员、治安巡防员、交通协管员等。记者调查获悉,深圳编制内警力约2万多,但全市管理人口接近2000万。2013年深圳市政府一份文件称,深圳原特区外地区万人民警数只有5.4名,个别派出所万人民警数甚至只有1名。因此,这些年,深圳组建了各类辅警力量,总量达3.8万人。
“辅警的数量大,但目前对辅警的招聘录用缺乏统一规定。比如,没有统一的招录管理部门;招录程序较随意,缺乏公开透明程序。同时,缺乏统一招录标准,既有文化、体能、综合素质等相对较低的下岗再就业人员,也有应届毕业生,还有社会待业青年。”市人大代表白宏说,这也造成相对于在编警察,辅警的从业门槛相对较低,学历、经验、技能等都不高,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匮乏。
待遇偏低致骨干年龄段辅警流失率高
缺乏统一管理则是另一大问题。在深省人大代表张丽杰说,辅警作为公安机关的雇员,大多是采用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将行政执法任务作为劳动合同的内容进行分配。虽然会减轻警察繁重的负担,并有利于提高警察的执法效率,但辅警在承担了大量警务工作且缺乏法律依据及监管的情形下,不可避免其中有些本应由警察亲自执行不能委托转让的行政任务,也交由辅警办理,甚至只是通过口头示意来交代。“这可能会让警察权力逃避依法行政的约束,造成公权力私用,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进而影响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与此同时,张丽杰走访辅警后还发现,辅警待遇总体偏低,各类保障制度不健全。“许多辅警因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高,但工资待遇低,而导致心理失衡,产生懈怠情绪,造成行政执行力不强,甚至有违法乱纪行为。此外,待遇偏低造成骨干年龄段辅警流失率高,且逐年增多。而晋升渠道匮乏,也导致老队员积极性不高,时间久了容易出现‘混日子、等退休’的消极思想。”
【记者调查】
“每个月大概只能拿到2700元”
记者调查发现,深圳辅警属于政府购买服务,一般由保安公司劳务派遣到警方各部门,其中在派出所工作最为繁累。比如某区分局的部分辅助工作由该区保安服务公司承担,辅警达3600多人。
其中,某派出所有约120名辅警,约70名民警,主要负责公交站台重要路口值守巡逻、校园安全、协助办案队侦查案情等。虽然辅警只从事辅助性工作,但加班加点是常事,遇上办案队有案件或者抓捕,为了一条线索,辅警和民警们更是两三天不眠不休。
中午时分,辅警陈志(化名)在人流量大的十字路口协助路巡。 陈志是1992年出生的,今年24岁,已入行3年。他所在派出所实行三班倒制度,通常情况下,每周工作6天,每天8小时,但应急性事件会让很多休息辅警随时待命。“尽管大多时候并不会有反抗的情况出现,但有时也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有一次进行车辆采集时,车主质疑我的执法权力,争执过程中引来众多人士围观。”
几天前,陈志刚发了工资,短信显示“金额为2567.90元”,而另一位同事则是“2693.90元”。“我也不知道扣了什么钱,扣除社保、公积金等,每月大概能拿到2700元。”陈志告诉记者,单位会提供饭菜,现在大多都在外住宿,每个月会补贴250元。
而调查中一位老辅警透露,一般而言,派出所辅警有1名大队长,4名中队长,10名分队长,其他是一线员工,其收入扣除吃住和五险一金,最低2500元,平均有2600元(不含高温补贴)。“有位工作了13年,已成为分队长的辅警,月收入约3500元。”这位辅警说,警察工作加班多,压力大,强度高,劳务合同规定的各项权利较难实现,辅警的义务反而较多。
“工作一两个月离职是常态”
与很多辅警一样,陈志刚来深圳时没工作,看到辅警招聘公告上写“包吃包住”,就进来了。“我的同事一般年龄20—30岁,通常都是通过中介、招聘、朋友介绍入行。”陈志说。而另一位辅警张风(化名)则表示,干一两年,在这个行业已经算时间长的,“很多人一两个月就走了,连工资都没要”。
三年里,陈志目睹了一批又一批的人离开,辅警的配备也从最初的保安服和钉子棍,变成了带有“辅警”或者“特勤”标志的制服和防爆棒。“之所以选择留下来,是因为深圳生活节奏快,而我学历低,连大专学历都没有。”陈志说。张风对此也表示赞同,“在深圳找一份工作真的很难,除非是技术工,或者有文凭的”。
“一年下来,我们3600人里面要走1600人,占1/3。”一保安服务公司负责人显得无奈:收入太低、工作太重和家庭压力是辞职率高的主因。多名资深民警坦言,辅警工资低,强度高,压力大,要求严。尤其是工资低,导致人才进不来,有学历和能力者即使爱这份工作,也会迫于生计而离开,留下的更多是文化程度低的老实人。在日常中,辅警难以受到尊重,一般会被冠以“保安仔”来称呼。
另一个困难是辅警队伍缺乏发展序列,晋升空间匮乏。表现出色的辅警在基层可能升为中队长,带15名下属,由民警负责管理。“多种原因导致辅警流失率高,常规留下来的时长是2年,一些人来做辅警是被迫无奈,有的把这里当成来深圳工作的第一落脚点,有的则作为一份临时饭碗,当然,也有很多人做辅警是因为‘警察梦’。”
尽管还在做辅警,但陈志的家里人十分反对。陈志一直期盼改革,他听说这样每个月会多发1000元。“我们队长都做了快十年了,如果真的可以改革,有上升空间,最少比现在强。”
据悉,从有效总警情、刑事案件、八类严重刑事案件、多发性侵财案件四类主要治安指标看,近年来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对公众安全感影响大的八类案件,深圳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辅警对深圳治安稳定的功劳差不多占四成。”一名基层资深民警称。而近年来的警察宣传中,也时时会出现表现出色的辅警,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当然,因执法权缺乏,规范性不足,深圳也出现一些辅警权力寻租案件。
■代表建议
细分辅警种类建立层化管理
张丽杰建议,明确辅警招录条件和招录机关,根据岗位需求和条件,制定较为严格的录用标准、录用程序,并建立统一的辅警管理制度,实行层级化管理。“应细分辅警的种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培训和使用,定岗定责、优化管理。”张丽杰说。市人大代表黄天宇则建议,辅警的培训与考核应并行,“辅警队伍也应建立年度考核制度,每年举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续聘、解聘等方面挂钩”。
张丽杰还建议,根据拟招录辅警人数,建立人头经费保障机制,由市财政落实保障。“应确保公安辅警专项经费标准逐年提高。日常工作中根据辅警的素质高低、岗位性质、工作风险和劳动强度等日常考核情况,科学确定辅警薪酬的标准和形式,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并按国家规定办理社会保险,保障辅警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此外,黄天宇建议,参照警察警衔管理办法,对辅警予以授衔,衔级与工资收入挂钩,根据辅警的工作年限及工作表现来确定相应衔级,激发辅警队伍的荣誉感。张丽杰则建议,落实辅警晋职晋升通道。“可以向各地党委推荐优秀辅警党员,通过列入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库予以重点培养、担任基层党组织干部、到村社区任职等途径。”
■部门回应
市公安局:将立法加强管理
针对代表建议,深圳市公安局与市法制办、市编办、市财委和市人社局进行了汇办。深圳市公安局坦承,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确实滞后,该局今年已把探索辅警管理改革作为重点,将着重解决制约辅警作用发挥的法律地位不明、职责权限不清、职业保障偏低、管理使用不规范等突出问题。
“目前,一是抓立法,将通过特区立法,明确警务辅助人员身份性质,并适当为警务辅助人员赋权。目前,我们起草的《深圳经济特区警务辅助人员条例(草案代拟稿)》已报市法制办审查,进入立法程序。二是抓配套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衔接立法,将从辅警的日常管理、工作证管理使用、问责、奖励、着装、岗位调整、层级晋升、薪酬管理、招聘、绩效考核、培训等方面研究具体的管理制度,并以组建万名专业化巡逻队伍为契机开展改革试点。”
此外,该局称,将设计辅警的层级晋升制度,拓宽辅警职业通道;设计辅警独立薪酬体系,加强其工资福利待遇保障。
市人社局:鼓励通过减员提效增薪
在经费安排上,市财委表示,今年已安排交通督导员、公交巡防员经费3.5亿元,各区财政也在区公安分局部门预算中安排了相关经费。目前,财政部门正配合公安、编制、人事等部门研究辅警待遇问题,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批准的新政策,足额做好经费保障。
市人社局则建议市公安局在进一步梳理辅警岗位职能的基础上,整合各类岗位,合理设置岗位体系。同时,实行财政预算管理、用人经费项目单列,按照“以事定费”模式,该局和市编办将分别测算人员规模和用人成本,市财政委统筹核算经费总额。“在经费总额内,市公安局可自主建立辅警的薪酬标准,鼓励通过减员、提效的方式适当增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