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开展快递物流企业安全检查。
近年来,汕尾城区秉持“党建引领、法治先行、文明塑造、实践规范、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全力以赴抓源头、打基础、除隐患、保稳定,助力营商环境大提升,先后被评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全省无命案先进县(市、区)”“中国县级政府政务诚信综合水平百强县”“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区”;今年2月被评为全省首批9个“维稳工作示范点”县(市、区)之一。
「修路清湖」城市面貌大变样
夜幕降临,汕尾城区品清湖畔华灯璀璨,长约2公里的海上栈道吸引了一批批市民和游客漫步观光。这里已成为汕尾人心目中的城市新地标。
原来的品清湖,一眼望去,整个湖面尽是密密麻麻的围网养殖,杂乱无章,严重影响品清湖沿岸的自然景观。近千人在湖内乱搭乱建、非法养殖生产,长达20多年,湖内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汕尾市、城区两级党政充分运用法律、宣教、行政、优抚、帮扶、打击“六大举措”,积极推进湖区环境清理整治,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把386户的1.69万亩海域违规养殖设施、几十个违章搭建的小码头拆除,使品清湖恢复了水清海蓝、鸥鹭成群的自然景观。如今,品清湖畔已成为休闲旅游的“打卡”胜地。
红海西路总长1680米,是汕尾市区西片交通“主动脉”,经过后径、城西、新城三个村(社区),但汕尾建市以来一直无法打通,导致西片交通堵塞,排洪排涝排污、电缆高压管线、电信管线等设施也无法修建。2016年初,市、区党政将其列为重点民心工程,采用一线工作法推动项目征拆,按村(社区)分组包片包户做实做细群众工作。通过3个月的努力,完成了包括一间拥有300余年历史的老祠堂在内,涉及658户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拆迁任务。同时,市区其他11条“断头路”(合计里程7886米)也相继打通并全面通车,道路变得四通八达。
品清湖治理后鸥鸟成群、环境宜人;红海西路通车后,道路四通八达;依法取缔非法载客三轮车,交通秩序得到改善……汕尾城区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
「共建共治」社会治安大提升
近年来,汕尾城区以创建“维稳工作示范点”为着力点,组织宣传、公安、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各类群众团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理事会、企业等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律师、司法工作者、心理咨询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党员、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军人也参与创建工作,利用“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化解矛盾纠纷,组建律师团队用法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群众达20万余人次,在创建过程中发挥了实质性作用,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创建、人人共享稳定发展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已初步形成。
深汕医院选址原是附近村民的坟山。经镇村沟通后,村民了解到这是个造福全市的民生项目,便非常配合,一个多月就把上千座古坟都迁走了。最后,项目如期落地,深圳对口援建单位的负责人感叹“相当不容易”。
汕尾城区还全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法治城区建设、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三大建设”,筑牢“堡垒”。2019年以来,汕尾城区政法委共举办各类法治讲座、法治辅导课、线上云普法400余场次,开展群众普法活动、法律咨询活动近390余场次,近19万人次参与,印发各类普法宣传资料20万余份。
汕尾城区通过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扎实做稳每个领域的“小事情”,有效维护一村一户的“小稳定”,构建了全区社会管理的“大稳定”。汕尾市城区副区长、城区公安分局局长叶伟健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区刑事、治安案件数均明显下降,“两抢”“零警情”天数由2017年的266天增加到2019年的356天。社会治安局面持续好转,为营商环境大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9年,全区GDP增长8%,重点项目实现重大进展,完成投资155.97亿元,比亚迪、国信通和星河湾等大型企业纷纷进驻城区,尊商、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愈发浓烈。
「典型示范」国字号法治示范村炼成记
金町村位于汕尾城区西侧,距离市中心5.5公里,距深汕特别合作区10公里,附近有凤山祖庙旅游区、红海湾旅游区、海岸第一山、得道庵、红海湾遮浪南海观世音旅游景区等旅游景点,辖区面积4.6平方公里,共有741户4000人。
金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陈威告诉记者,几年前,原村党支部因班子战斗力不强、推进工作不力等原因,被定为软弱涣散党支部。为此,金町村党组织利用换届契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运行,发挥好村委、村民小组、民间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切实提升依法治村水平。如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发挥律师作用,引导群众用法治思维解决农村基层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村一级,保证“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建立村信访调解网格化管理机制,把辖区分为9个片区,落实片区专人负责制,每周定期召开一次村综治信访工作分析会,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摸查出的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维护一方平安。
“在乡村治理中,我们充分利用‘夕阳红志愿服务队’。”陈威对记者说,“我们组织历届老书记、老党员、老干部、乡贤、族长等心系村发展大局的人,成立村‘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协助村党支部解决群众纠纷。‘夕阳红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协助村‘两委’调解土地、拖欠工薪、口角打架等大小纠纷79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此外,该村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在全村各自然村、白沙浮景区主要路段和重要区域安装100个监控摄像头,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治安防控,加强了治安管控,提升了治理水平。
2014年,保×金町湾地产项目落户汕尾市城区马宫街道金町村,部分村民初期不理解、不支持,甚至阻挠征地拆迁。
“在金町湾片区征地过程中,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读懂弄通吃透有关征地拆迁法律法规和政策,向村民详细讲解保×金町湾项目落户金町村后带来的效益,引导村民树立发展观念,实现村民从原来的对抗抵触到理性支持拥护的巨大转变,顺利完成一期的征地目标。”陈威感慨道,“在二期征地中,我们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定点、土地分界、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签订协议等工作;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征地作物、水体养殖和900余座坟墓补偿拆迁工作,用时比一期缩短了三倍,并且成功化解多宗宅基地纠纷、征地款争议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保×金町湾项目落户前,金町村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村民收入低、就业难。自2014年保×金町湾项目投建后,带动了该村第二、三产业蓬勃发展,村民部分闲置房屋出租给了外来务工人员,促进了租赁业、餐饮业、商品零售业等服务业发展。得益于保×金町湾项目,金町村房产租赁效益逐年攀升;宅基地价格大幅升值;就业率基本达到100%,就业岗位相比2013年增加1000余个,村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此外,金町村还引入企业发展工业经济,同时积极发展旅游经济。如今金町村村容村貌、村风民风焕然一新,从过去的“后进村”变成现在的“先进村、幸福村”,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今天的滨海新村、旅游宝地。2018年,金町村获得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来源: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