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高要法院以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今年3月,高要法院将网上立案诉讼服务延伸至各基层法庭,方便当事人诉讼,减轻群众诉累,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新需求。
在金利人民法庭“自助立案”服务窗口
这项便民举措是如何为民“减负”的呢?
一起来看看
减负一:贴心服务解民忧
近日,一对年逾八旬的老夫妇带着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满面愁容地走进了高要法院金利人民法庭。
原来,二老与儿子罗某某因赡养问题产生纠纷,法院判令罗某某支付赡养费给罗氏夫妇,但判决生效后,罗某某却拒不履行法定义务。无奈之下,两位老人来到金利人民法庭,申请强制执行生效裁判。
在法庭里,二老却犯了难,这执行要怎么申请?既不熟悉相关流程,也不会操作电脑系统,两人都有些手足无措。
但他们的窘状并没有持续多久,金利人民法庭工作人员见到两位老人,立即搀扶他们到法庭接待室,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引导、协助他们在“自助立案”区办理网上申请执行手续。很快,手续办好了,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可以回家安心等待执行结果,不用太焦虑。
二老连连点头,眉头渐渐舒展,心里的“大石头”也放下了。
减负二:“绿色通道”解民困
一场交通事故,让韩先生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受了重伤,打了官司,也没办法正常工作。
然而最让他揪心的是,应得的赔偿迟迟没能得到,没了经济来源,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成了难事。
日前,韩先生拄着拐杖走进了金利人民法庭,向法院干警说出了自己的困难,希望能够尽快拿到赔偿金。
了解情况后,金利人民法庭干警立即为他开通了“绿色通道”,在审核执行申请材料合格后,通过“自助立案”窗口为他办理了执行立案手续,及时将执行申请提交到执行部门,启动执行程序。
这一高效的便民举措,让韩先生少走了很多路。他不用为了立案而四处奔忙,在法庭就把手续办妥了。
减负三:高效立案减诉累
从注册账户到完成立案手续,杨女士仅用了10分钟时间。她感到不可思议,没想到现在立案变得这么快捷方便。
在得知高要法院诉讼服务的立案功能延伸到基层法庭后,杨女士便带着立案资料来到了金利人民法庭,申请办理立案手续。法庭工作人员接过杨女士手里的材料,热情周到、一步一步引导她完成“自助立案”的操作,10分钟后,她就完成了立案流程。
“法院这一便民利民新举措真好,既方便又节约诉讼成本,你们是真的为我们办了实事、好事。”杨女士赞许道。
下一步,高要法院将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实在在解决广大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推进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