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深圳法院
不断探索、完善便民利民举措
努力以高质量的司法服务
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绿色办案窗口
日前,罗湖法院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开通了“绿色通道”,为百岁老人提供贴心的立案服务,让群众切身体会到法院“便民利民”的司法服务。
“奶奶您好,我院已开通绿色服务窗口,您可以直接到4号窗办理立案手续”。
当天,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在儿子与孙女的陪伴下,来到诉讼服务中心起诉子女,要求支付其赡养费。
经“党员先锋岗”值班人员了解,老人已有102岁高龄,因行动不便,陪同的家属也不懂立案的相关流程及程序,值班人员随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引导至“绿色服务窗口”(4号窗口)进行立案。由于老人不识字,值班人员耐心地审核材料,协助其签名,在十分钟内完成了立案登记工作。
为避免矛盾激化和家庭情感破裂,法院工作人员引导老人尽量通过协商方式对纠纷进行调解,并安排专职调解员帮助老人尽早化解纠纷,使家庭重归于好,让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执行工作网格化 查人找物不再难
近日,龙华法院举行执行工作网格化管理签约仪式暨业务培训活动,引入社区网格力量,建立执行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着力解决法院执行文书送达和查人找物难等问题。在活动现场,龙华法院与龙华区社区网格管理中心签订了《关于加强执行工作网格化管理的合作备忘录》,规定网格员应当在接收执行法律文书后的三日内完成送达或公告工作,明确协助执行的工作要求,并对网格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掌握工作方法,提升网格服务水平。
实行执行工作网格化管理,可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的资源优势,促进执行案件规范有序高效办理,是健全完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着力破解人难找、财产难寻等执行难题的重要举措。
首宗在线司法确认案件高效完成
近日,深汕法院在线司法确认工作室完成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司法确认案件,整个过程用时不到40分钟。该案是深汕法院联合相关部门办理的首宗线上司法确认案件。
申请司法确认的是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双方当事人。今年3月,某公司牵引车司机与受害人驾驶的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一死一伤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在当地司法所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向深汕法院申请在线司法确认。
法院工作人员立即通过“深圳移动微法院”对双方当事人的司法确认申请进行在线审查,在确认符合受理条件后,第一时间予以受理。
法官在线审核双方当事人身份,并询问交流,确认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现场制作调解笔录,即时作出确认调解协议有效的裁定书,随即线上送达,当事人远程签收法律文书,高效便捷地帮助当事人完成了司法确认。
以上都是深圳法院
“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缩影
深圳法院将继续
改进司法作风
践行司法为民
采取扎实有效措施
高效便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多元司法需求
(深圳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