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受访者供图
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本报记者尹利勇摄
体验模拟报警。记者尹利勇摄
日前,梅州市平远县政法系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推动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五朵金花”组团,在全县中小学范围内打造6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供新阵地、新载体,形成辐射带动全县青少年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集群,创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新品牌。
建设六基地播下法治种子
为增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早在2019年,平远县委政法委就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经过调研论证后,率先在坝头中学以宣传防邪教反邪教知识为主题,打造了一个法治教育基地,为后期相继打造更为成熟的法治教育基地提供了基本雏形,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同年9月,平远县检察院在平远中学打造了一个以校园欺凌、预防性侵、禁毒等为主题的法治教育实践基地;2020年,平远县公安局在石正中学打造了一个以安全防范、电信诈骗、警察职能为主题的宣传实践基地。这些基地联合形成了平远县初具规模的法治教育基地集群。
今年,县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系统谋划“五朵金花进校园”法治教育模式,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联合县教育局,因地制宜、科学布点,决定在政法各单位全面启动法治教育基地建设。
县委政法委在坝头学校原有基地的基础上,协同县法院、县司法局分别选址在八尺中学、铁民中学、田家炳中学,推动建立3个新的法治教育基地,共同打造辐射更广、功能更强、内容更实、效果更好的法治教育新阵地。
据了解,政法各家共投入500万元建设6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这对仅有20多万人口的粤东北山城平远来说并不容易。“现在多投入,为的是以后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平远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姚永波说,现在法治教育投入多一些,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让其能身心健康地成长,不仅能有效扼制违法犯罪行为的萌芽,还能减少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各方面成本。
各有侧重点覆盖全县校园
“你‘吸毒’后的样子好丑啊!”在位于石正中学的平远县公安局安全宣传实践基地,一名学生正在体验吸毒人脸变化模拟系统,旁边同学的一句惊呼立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这里的科技设备很特别。特别是能够通过模拟设备看到自己‘吸毒后的样子’,更让我觉得毒品可怕。”初一二班的学生王海盛说。
“‘跳跳糖’‘开心水’……这些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东西看起来只是零食,没想到竟然是伪装后的毒品。”初一三班学生林琦雯则被禁毒展区的毒品仿真模型所震撼。她对记者说:“这次参观不同于以往在班上听法制课,形式新颖,有实物模型、互动游戏,十分有趣。”
“教育基地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结合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相关法律知识融入图片、影像、实物、模拟互动、游戏中,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石正中学校长张彩洪告诉记者,派出所还专门派出民警,作为讲解员引导学生参观,在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中又增添了几许法治的威严。
在基地的布点上,平远县充分考虑到辐射服务全县38间中小学,同时在内容上做到一基地一重点、一基地一特点。平远县政法系统5家单位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县委政法委围绕防邪教反邪教和国家安全方面内容推进基地建设,全面增强校园师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县公安局完善校园安全宣传实践基地建设,筑牢师生安全“防火墙”;县检察院完善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县法院积极打造青少年模拟法庭,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以案说法的现实教育;县司法局围绕“法治德治并举,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打造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推动共建和谐文明校园。
重点宣传禁毒、反诈知识的平远县公安局安全宣传实践基地自去年12月开设以来,已经吸引全县中小学校2000余名师生前来参观,举办普法活动10余次。而平远中学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则于2020年在全市率先获得“广东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的殊荣。
“小手拉大手”普及安全知识
由平远县法院打造的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设立在田家炳中学,采取可听可看可用可教的模拟法庭形式开展法治教育。田家炳中学初二10班学生姚戴文的妈妈余女士首次来到基地参观时,直言“庄严又肃穆”,瞬间理解了女儿回家后描述基地时的兴奋。
平远县法院刑庭法官黄煜明是该基地的定点指导员,他告诉记者,选定命题后,学生们在思政老师的指导下,先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挑选12名学生,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原告、被告、人民陪审员、法警等角色,组成模拟法庭。
“孩子们在准备过程中,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专题法律知识学习。虽然法律素养一时间看不出来明显提升,但却可以在他们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庭审现场搬到模拟法庭,面向全市中小学进行直播。”黄煜明说。
余女士特别欣慰的是,女儿虽然只是旁听者,却提升了法治意识:“譬如她会常常提醒爸爸喝酒后不开车,提醒我上网购物要防诈骗。尤其是以前只会向我讲述同学间的小摩擦或者听说的一些法律案例,现在她还会结合法律知识,客观分析这些事情的处理方式。”
平远政法系统注重运用“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动,让学生担当“学法宣传员”,积极传递法治正能量,让法治在家庭、社会生活中产生叠加效应。
石正中学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的留言墙上,写满孩子们参观后的收获,更记录着孩子们是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石正中学初三学生凌鸣佳的爸爸就被女儿“教育”了一次:“家里没菜,可又着急做饭,我就让女儿骑摩托车去菜市场买菜,结果女儿批评我:‘你不懂交通规则,未满15岁不得骑摩托车。’”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五朵金花’组团建设法治教育基地,是政法各单位为教育事业办的一件利长远的大实事,形成了全县中小学校全方位、全覆盖的法治教育模式,特别是打通了乡村校园法治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县教育局局长肖洪海对记者说道。
据统计,自2019年平远县实施“五朵金花进校园”模式推进各个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以来,共开展青少年参观学习83场次,参与人员达1.8万余人次,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近年来,平远县未发生涉校涉生违法犯罪事件,校园安全持续稳定。
接下来,该县还将把“五朵金花进校园”法治教育工作作为今年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重点实践创新项目持续推进,打造完善具有平远特色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品牌和创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新品牌。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