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当前阶段,快审快结、依法打击各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是重点。后期,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提前预防化解纠纷成为重点。”面对疫情“大考”,佛山法院“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积极适应防疫形势变化,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做到办案、防疫两不误,为疫情防控期间应急管理、打击犯罪、复工复产、化解纠纷等提供司法服务保障。1月20日至3月16日,佛山两级法院共新收案件27580件,结案18852件,调解案件750件。
“指尖”上的诉讼服务
3月16日8时20分,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陈睿早早来到立案大厅值班窗口。防疫期间,办理网上诉讼服务事项成为她的主要工作内容。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佛山法院积极响应防疫号召,将“依法防控”摆在首位,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处理机制,第一时间对外发布疫情防控期诉讼服务和审判执行等工作事项通告,积极指引当事人优先选择诉讼服务网、广东移动微法院及“粤公正”小程序等网上办理立案、信访申诉及旁听庭审等诉讼事项,有效减少人员聚集,充分兼顾当事人的安全健康和诉讼权益。
诉讼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工作效率是否会受到影响?
笔者留意到,陈睿之前经办的其中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当事人于14时提交网上申请,当天15时20分便通过网上立案审查。这并非个例,据立案系统显示,绝大多数的网上立案都是“当天提交申请、当天反馈结果”。
“为满足防疫期间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全市两级法院充分利用网上办公优势,及时增配网络诉讼服务专员,实现重点管理、高效流转。同时,为了普及推广线上办理模式,专门制作网上立案流程指南等系列便民提示。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诉讼事项办理,既安全又便捷。”佛山中院立案庭副庭长彭进海介绍,如今,网上立案形式更受当事人“青睐”。据统计,1月20日至今佛山两级法院共收到在线立案申请18437件,完成在线立案17878件,占立案总数的六成以上。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温柔的声音,来自佛山中院诉讼服务热线12368的接线员马颖峰。
疫情防控期间,不少诉讼活动开展都受到一定影响。诉讼服务热线作为无形的接待“窗口”,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咨询电话。面对陡增的工作量,与马颖峰一样,诉讼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岗位,为案件当事人提供专业贴心的线上咨询服务。防疫期间,佛山法院诉讼服务热线已累计服务21851人次,真正做到诉讼服务“不掉线”。
开在“云端”的审判庭
“被告人黄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出售口罩的虚假消息,骗取多名被害人财物,并将骗得款项用于网络赌博,应从严惩处……”3月5日,此前曾引发社会热议的“母亲发现儿子诈骗后送其投案自首”的口罩诈骗案在禅城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
与以往不同,此次开庭采用远程庭审方式进行。合议庭成员、公诉人及辩护人身处禅城法院审判庭,被告人黄某则在看守所的远程视频法庭内参与庭审。最终,禅城法院以被告人黄某犯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责令其将诈骗所得的704550元按损失比例退赔给各被害人。
上述这场“零接触”庭审,从开庭审理到结果宣判,各个环节流畅顺利,仅仅用时45分钟。这也是禅城法院同日远程视频审理的4起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刑事案件之一。
战“疫”正紧时,佛山法院依法从快从严审理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犯罪,一方面积极畅通快立快审快执的“绿色通道”,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云”审判,为案件审理“快机制”加固“安全阀”,对防疫期间妨害公务、散布谣言、哄抬物价及扰乱社会秩序等违法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
除了彰显司法刚性外,同样是借助远程庭审系统,佛山中院未成年人审判庭法官王浩主持的一次线上帮教活动更显温情脉脉。
远在广西的被告人父母因疫情原因无法赴佛山参与帮教,本着挽救失足青少年,不让少年犯心上“蒙灰”的初衷,合议庭决定采用线上形式开展帮教活动。
帮教现场,法官、被告人阮某及其父母三方“隔空”相见。“我错了,以后一定会好好改正,争取早点回到父母身边。”在法官和父母语重心长的劝说下,少年犯阮某一度哽咽,并表示会认真悔过。帮教结束后,阮某父母更对法官的细心安排连连感谢。
坚持以“战”时状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司法保障。特殊时期,佛山法院在切实保障当事人和法院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线下立案、庭审等正常办案工作,同时不断完善深化互联网司法新模式,网上调解、网上提审、在线庭审、线上帮教、电子送达等全面开花。
快速执行为防疫“加油”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落实防护物资供给保障是其中关键一环。今年2月,佛山某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200万个防护口罩,并全部捐赠支援南海区防疫医疗一线工作。谈及这批防护口罩的顺利进口,背后离不开南海法院执行人员的“火线”救急。
原来,佛山某进出口公司和浙江一家公司是商业合作关系,双方因债务纠纷引发民事诉讼。根据浙江公司财产保全申请,南海法院执行局在2月12日依法冻结了佛山某进出口公司的账户资金580万元。
账户冻结期间,正值疫情防控工作紧张开展,佛山某进出口有限公司决定通过其关联公司佛山市某贸易有限公司接受政府相关部门委托,负责跟进落实医疗用品的进口业务。但由于佛山某进出口有限公司的银行账户被南海法院冻结,导致公司的抗疫物资进口业务受阻。因此,2月17日,该公司正式向南海法院申请变更财产保全标的。
在收到相关申请后,南海法院执行局特事特办,快速组成合议庭对申请进行审查。合议庭经审查认为,佛山某进出口有限公司因急需在国外采购医用物资支持疫情防控,申请解冻涉诉被冻结资金理由正当,新提供的担保物合法有效,审查当天即依法裁定准许。
随着资金账户解封,佛山某进出口有限公司最终顺利进口200万个防护口罩。该申请变更财产保全案也因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俱佳,入选广东高院第二批疫情防控民事行政纠纷典型案例。
支援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现在请各位债权人进行表决。”佛山中院民五庭庭长黎健毅对着电子屏幕上显示的一众债权人说。这是3月11日,佛山中院召开线上债权人会议的一幕。法官、管理人、债权人及股东代表等齐“聚”线上,是为了一家特殊的企业。
作为一家主营计算机软件研发与销售、网络技术研发和工程技术咨询服务等的科技企业,广东佰林格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现金流周转紧张,引发系列诉讼案件,其后在佛山中院进行破产审查。
就在佛山中院受理该案不久后,恰逢疫情突发,佰林格都公司与佛山某纺织公司签订的合同项目一度陷入停顿。而佛山某针织公司在疫情发生后响应当地政府要求,组织生产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
经审查,合议庭认为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佰林格都公司恢复运营,将直接导致工人失业等连锁问题。且当前处于防疫关键时期,佰林格都公司作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软件研发和技术支持合作方,更应当继续提供服务。
合议庭紧急协调相关执行法院解除该公司银行账户冻结,指导管理人接管企业。同时,召开线上债权人会议,协调各债权人一致表决通过了继续营业方案。目前,佰林格都公司恢复运营,实现“破产不停产”,也为后续重整程序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可能。
伴随复工复产“潮”的到来,以佰林格都公司一案为代表,佛山法院除了深耕审判工作助力企业“爬坡过坎”外,还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多措并举支援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受疫情影响,无法继续履行的合同如何处理?”“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的企业,可依法采取什么措施?”针对企业复工复产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佛山中院专门成立法律研究小组,以“一问一策”形式编制疫情期间涉法涉诉问题汇编,范围涉及租金减免、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及变更等与企业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领域。
自2月7日起,佛山法院闻令而动、主动作为,每天有500多名志愿者主动到基层,进驻社区、村居和高速路口等防疫一线岗位,协助筑牢地方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对于已经连续坚守了39天的法院志愿者来说,每天除了常规的值守出入口、检测体温和登记统计工作外,还积极走进企业开展政策解读说明,帮助企业依法有序复工复产。
走出法庭、走入企业。佛山法院积极参与“企业暖春行动”,先后深入走访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橡塑有限公司及美的集团等多家重点企业,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送上法治“礼包”,为地方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贡献更多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