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荣获“广州市公诉业务标兵”称号到摘得“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荣誉,她只用了6年时间。
她就是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的何蔚——一位不断研磨检察“匠心”、攀登业务“高峰”的基层检察官。
经历13年的行政执法和检察综合岗位锻炼后,何蔚于2017年成为刑事检察岗位上的新生力量。成为公诉人的第二年她便崭露头角,在2018年广州市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中,荣获“广州市公诉业务标兵”称号,并获“优秀论文”“优秀论辩”两个单项荣誉;2020年8月,她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摘得“广东省十佳公诉人”称号,并获“优秀论辩”单项荣誉;收获掌声的何蔚戒骄戒躁、继续奔跑,随后入选“第三批全省检察业务尖子”;2023年,她又先后荣获广州市、广东省“案件管理业务标兵”称号;2024年5月,在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上,她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称号。
自成为公诉人以来,何蔚办理各类刑事案件逾600件,包括涉案人数众多的洪某某等24人组织卖淫、协助组织卖淫案,施某某等16人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案,涉及新型犯罪的“飓风65”梁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系列案等一系列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公诉席上,何蔚检察官(右)发表公诉意见
善于从细节中寻找突破口,是何蔚办案的显著特点。
勤学苦练,善从细微处突破
“自己平时多学一点,案子就能办得更好一点。”何蔚深知这个道理,她在办案中坚持多看多学多问,注重学习、观察身边的榜样,从他人的成长历程里汲取养分,随时保持学习的紧迫感,并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到每一起案件的办理中,转化到每一份文字材料的撰写中。
走上公诉岗位后,何蔚迅速适应新身份,以审慎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因为她深知案件的背后是一个个满怀期待的家庭。她认真制作每一份案件审查报告,发表好每一次公诉意见。她重视比对梳理数据,经常大量翻查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指导性判例,吃透立法原意,每份审查报告她都会详细论证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以及量刑档次和情节,就这样,她不断在办案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正因如此,何蔚对案件细节非常敏感。“火眼金睛是练出来的”,她多次发现案卷中不起眼的细微证据,确保案件公正办理。
在黄某某盗窃案审查起诉期间,何蔚发现其有涉嫌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要求公安机关补查,后成功追诉。在办理两宗故意伤害案时,她通过阅卷和提审,发现犯罪嫌疑人可能为精神病人,依法要求公安机关进行补充鉴定,经鉴定,一名嫌疑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另一名嫌疑人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最终两案都依法作出处理。
勇挑重任,精益求精磨匠心
长期面对繁重的办案任务,何蔚从未忘记初心使命,认真严谨办好每一宗案件,详细梳理各类证据,确保起诉定性准确、数额精准。近年来,她成功引导侦查机关追捕追诉漏罪漏犯31人。她办理的案件,量刑建议采纳率100%。
遇挫弥坚,遇艰更勇,面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何蔚以求极致的精神坚守案件质量的生命线。
在办理案值逾2亿元的李某某、黄某某、黎某某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一案中,为准确指控犯罪,她独立制作了200余页、12万余字的审查报告,向被害单位某银行调取了200余份贷款档案。在全面学习金融法律法规、掌握内部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她对涉案贷款档案进行了细致梳理,找出每一份贷款档案中违反贷款审批规则的情形,制作比对表。这成为指控犯罪最有力的证据,庭审取得良好效果,其中2名被告人当庭认罪。
郭某等12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案发时间持续近10年,犯罪分子均通过微信、QQ等网络聊天工具,使用假名、虚构身份,进行非接触式交易,并且大量赃款通过他人账户或直接无折存款汇入,难以准确查证。
为办好此案,她对涉案12人的多台电脑、手机等电子数据及60余个涉案银行账户在10年间的流水进行细致比对,通过QQ、微信聊天记录确认购买条数和转账时间,再核算具体金额比对银行流水和交易发生地点,找出各犯罪分子在各时间段所使用的不同银行、微信、支付宝账户,最终作出准确的数额认定,让各被告人“罚当其罪”。
止于至善,为民司法求极致
在何蔚看来,检察官司法履职时要有如我在诉的“温度”,刨根问底的“狠劲”和不怕麻烦的“韧劲”。面对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家属的诉求,她细致做好释法说理工作,竭尽全力以司法温度化去戾气、融解坚冰。她在办案生涯的第二年,就办结刑事和解案件4件4人,收到当事人及家属感谢信和锦旗。
一起涉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苏某某在未经某知名国际品牌授权的情况下,打“擦边球”将该品牌广告语、产品名及类似标识大量注册为商标,假冒该品牌授权经销商在全国各地发展加盟店30余家,企图混淆视听,对品牌声誉造成恶劣影响。
办案过程中,何蔚主动联系该国际品牌中国总部,补充调取数百页书证,先后向2014年至2018年间18名加盟店经营者了解情况,引导侦查机关成功追诉同案人文某,并了解到被侵权企业希望犯罪嫌疑人主动注销足以误导公众的侵权商标的核心诉求。
在苏某某拒不认罪的情况下,她耐心释法说理,促成和解。经多方努力,犯罪嫌疑人从拒不认罪转变为认罪认罚,并主动注销侵权商标、登报消除侵权影响、赔偿损失、配合全面整改侵权店铺。该案最终成功实现“案结事了”,社会效果凸显。
“感谢何检察官,解决了困扰我们3年的侵权商标注销大难题!”被侵权企业的感谢信引发了她对检察工作更深的思考。
“我经常会想,我能不能做得更好。所以办完每个案件,我都会复盘,梳理问题,研究相应理论和实务,为办好下一起类案储备知识和经验。”何蔚笑着说。
2021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案件管理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案件管理在实现高质效检察履职中的作用凸显。考虑到何蔚在综合行政和业务部门都有丰富工作经验,当年12月,何蔚就被安排到了综合业务部这个“新岗位”。该部承担了案件管理、法律政策研究、控告申诉检察、检务督察等多项职能。
新的挑战,作为部门主任的她迎难而上,埋头学习四大检察业务知识,迅速掌握不同检察业务类别的工作流程。针对各业务条线工作的新要求,她结合番禺检察工作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做实案件质量评查、做细办案质效研判、做足个案流程监管、做强信访案件化办理……
付出得到了回报。番禺检察院的案件管理等综合业务工作,得到上级检察机关肯定。她个人被最高检评为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评查能手型人才,随后参加了全市、全省和全国案件管理业务竞赛,获得“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称号。
以身作则,授业解惑传薪火
2024年的一天,在番禺检察院的“青葵学堂”里,一群青年干警正在认真听课,而在台上授课的正是该院综合业务部主任何蔚。当年5月,何蔚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称号,赛后分享竞赛经验和备赛方法。
大家都很好奇,她是怎样在短时间内又一次崭露头角,成为榜样的。“其实我只是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面对疑惑会第一时间思考、查阅资料,确保问题都得到真正的解决。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何蔚笑着对大家说,“业务竞赛,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能将竞赛中学到的知识,全面应用于日常工作之中才是最大的收获。”
何蔚是从“青葵学堂”走出来的优秀学员,成长归来化身授课老师,反哺下一批优秀年轻检察干警。在成为番禺检察院“青年干警成长学习营”的导师后,她开发的案件管理方面的课程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精品课程。她的助理在她的传帮带下,也获得了“全国控告申诉检察业务能手”称号。
“青葵学堂”已成为番禺检察院青年干警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该院10名青年干警入选全市检察机关“百硕英才库”,2名学员在全国业务竞赛中获能手称号,5名学员在省、市级业务竞赛中获标兵、能手称号,1名学员所办案件获全省检察机关最佳办案故事第一名。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更长。肩扛检察使命,用青春挥洒司法光辉,用行动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何蔚始终目光坚定,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