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层民警,老百姓既然赋予了我守护一方的职责,我就要把工作做细、做好、做踏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他用平实的话语诉说着一名普通基层民警的工作和生活。他是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伦教派出所熹涌社区民警中队副中队长霍仕辉。
第一次见到霍仕辉,是在他的办公室。见到记者前来采访,他赶紧起身迎接。谈话中他那时常挂在脸上的笑容,让人感觉格外亲切随和,这应该是他能屡次成功化解邻里纠纷的原因。辖区群众喜欢称呼他为“智多星”,因为不论遇到什么难题,只要霍仕辉“出马”,一定能得到妥善解决。
霍仕辉接过群众赠予的锦旗。
用“舌尖上的功夫”解困局
2017年初,伦教街道熹涌某商场,两家面馆被围得水泄不通。当时霍仕辉赶到现场接处警,看着涌动的人群、剑拔弩张的场面,他眉头紧皱,寒冬之下额头竟渗出了汗。大场面不是没有见过,这一次,却真的让他犯了难。
发生冲突的是少数民族,群殴又即将一触即发,如不能妥善处理,后果将不堪设想。经了解,起因缘于在同一商场,短短几十米内竟然同时有两家拉面馆即将开业。由于相隔太近,两家面馆老板因此争得面红耳赤,均要求对方把面馆关闭。
由于分歧不断加大,双方各自召集老乡共60多人到商场内“讲数”,场面一度混乱。虽然双方各执一词且言语激动,但霍仕辉还是非常冷静地从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破局的关键。他一边要求两家面馆老板联系各自铺位的店主到达现场,一边吩咐同行的民警分离双方老乡,防止再起冲突。
十几分钟后,霍仕辉和两家面馆的老板及店主共5人坐在其中一家面馆内,店门紧闭,他给另外4人每人派了一根香烟,自己却没有抽。“我刚才注意到了,这家店装修的进度比较快,应该快开业了吧?租金贵吗?”霍仕辉就这样以拉家常的方式开始了他的调解妙计。一分钟后,双方依然不为所动;五分钟后,其中一名面馆老板紧皱的眉头稍稍有些缓解;十分钟后,另外一名面馆老板抿着嘴唇微微地点了两下头;二十分钟后,两名店主疑惑的神情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舒坦与安心。少顷,店门被打开,率先出来的两名面馆老板在互相点头示意之后各自分开,用方言跟自己的老乡聊了几句就让他们先离开了。
“攻心为上,换位思考”,霍仕辉凭着自己“舌尖上的功夫”,把一起即将发生的群体斗殴事件化解于无形中。在平日的办案,霍仕辉也有自己的“独门秘籍”,他总是能很容易地捕捉到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和微妙的情绪变化,在碰到一些别人怎么也啃不动的“硬骨头”时,他都会主动出击、见招拆招。
“别人审了三四个小时都不肯开口的嫌疑人,他十多分钟就‘搞掂’了,特别是在审问吸毒人员方面,他很有自己一套。”在聊起霍仕辉时,民警中队指导员杜礼文这样说道。
凭“火眼金睛”24小时速破案
工作高质、高效,是霍仕辉身上的标签。近年来,熹涌中队在霍仕辉和他的团队协作下,刑事、治安警情大幅下降,破案数、逮捕数等各项打击成效在辖区民警中队均居前列。
今年4月11日17时许,一名姓周的女子前来报案称:其在洗车期间,被人盗走放在车头的一部苹果手机。霍仕辉接报后,火速带领民警赶赴现场。他凭借多年办案练就的敏锐嗅觉,推测嫌疑人的逃跑路线,并调取周边监控录像。次日4时许,霍仕辉和同事依然守在屏幕前翻查着录像。突然,他迅速指向屏幕中的一名身材消瘦、前额半秃的男子。“就是他!”霍仕辉斩钉截铁地说道。
当天10时许,霍仕辉和便衣组来到一医院大门外进行预伏。到了13时许,仍然不见嫌疑人的踪影,闷热的天气让霍仕辉身上的背心湿了半截,肩胛骨内侧的旧伤也隐隐有些作痛。15时许,当嫌疑人刚迈出医院的大门时,霍仕辉一声令下,民警一拥而上,在嫌疑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其抓获,当场起获被盗的手机。事主得知霍仕辉24小时内便为她寻回被盗手机后,专程上门向霍仕辉赠与“破案神速为民解忧”的锦旗。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民警,霍仕辉将职业生涯的大半时间都献给了他所生活的这片土地。“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会选择干公安这行,还会选择当一名基层民警。”这就是霍仕辉的平凡与伟大。(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