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法院在佛山市率先开展“无讼”村居建设,全链条推进诉源治理。图为该法院在森林公园巡回审理一起案件,吸引周边群众前来旁听。
从打造“无讼”村居到织密诉源治理网格,从推行案件繁简分流到电子卷宗深度应用,从“强基工程”到全面建设学习型法院……刚过去的2023年,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法院(下称“高明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全方位提升办案质效,为高明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更高水平的司法保障。
2023年高明法院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受理各类案件14072件,案件结收比101.5%,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质效评估排全省第三,一审裁判被改判发回重审率2.2%,大幅优于全省法院平均水平3.6%;民事案件平均审理时长、长期未结案件数在佛山法院中均为最少。
汇聚合力
写好诉源治理“大文章”
成片的波斯菊随风轻轻摇曳,明媚的色彩与田间绿意相映成趣。望着成片的树林,高明区明城镇坟典村的专职调解员何海芬十分感慨。近年来,为保护生态环境,高明区实行清桉限桉的“退桉还林”政策,坟典村积极响应,准备回收全部山地进行集约化管理,统一转化为生态林。但村委在清退时发现本村的林地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村民对村委的措施提出异议,几经协调仍未达成一致。
眼看调解之路“受堵”,何海芬和其他村干部沟通后,找到高明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李锋咨询解决方法。李锋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耐心地逐一理清调解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再结合多年的办案经验提供专业建议,分享调解技巧。通过多轮协商和解释,村民们明白了“退桉还林”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便于统一开发大幅提高村集体收益,便主动将耕作的山地归还村集体,3000亩山地全部顺利回收。“及时化解矛盾,顺利推进退桉还林计划,都离不开法院的帮助!”何海芬高兴地说。
2020年,高明法院在佛山全市率先开展“无讼”村居建设,这是该院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之举,坟典村是“无讼”村居建设首个示范点。
高明法院以“无讼”村居为抓手,三年来纵深推进“四制一体”诉源治理机制,通过统筹、下沉、过滤、预防四个机制,持续提升诉源治理合力,完善“1+16+77”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其中“1”是指区诉前和解中心,“16”是指辖区16个“无讼”村居示范点,“77”则是指77个村居调解点。通过工作机制,全链条推进诉源治理,示范点“小事不出村,矛盾不成讼”,保障乡镇有序和谐发展,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2023年,作为诉源治理的“主力站”,区诉前和解中心进一步配强调解力量,专职调解员人数增加40%,全年成功调解案件3491件,在诉前过滤35.5%以上民事纠纷。
据悉,目前辖区16个示范点98%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因工作成效突出,“四制一体”诉源治理机制入选佛山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十大优秀案例,以及省法院“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专题十大改革案例。
在此基础上,高明法院通过“横向+纵向”织密诉源治理网格,扩大“法院+”多元解纷圈子。一方面联合区总工会、区妇联、区总商会、市保险协会等单位分别成立7个领域的诉调对接机制,聘请具有专业背景的调解员,拓宽纠纷多元化解路径;另一方面主动与金融机构、物业管理公司沟通联络,开展相关案件诉讼指导,引导行业内部解纷。通过不断完善多元化解纷新格局,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科技赋能
跑出公平正义“加速度”
办公室里没有堆积如山的案卷,法官开庭也不用抱着厚厚的卷宗,庭审笔录“智能转”,裁判文书“秒生成”,案卷归档一键搞定,近两年,高明法院持续推进智慧法院迭代升级,实现减负提效增动能。
坐在办公室的陈律师,花了5至10分钟就在电脑上完成案件预立案手续。他表示,现在再也不用拖着装满诉讼材料的箱子到法院排队立案,随时随地就能在网上轻松搞定。
紧随信息化建设步伐,高明法院线上线下结合完善一网、一站通办机制,2023年网上立案率达87.8%。
搭上数字化快车,高明法院民事、执行案件实现立案、送达、审理、归档等全流程无纸化,通过电子卷宗深度应用系统,送达与阅卷互不影响,审判与执行壁垒进一步打通。案件做到“人卷解绑”,案件流转时长大幅缩短。
为了解决被告、被执行人难找问题,高明法院与三大电信运营商搭建了修复失联“送达易管理平台”。该平台自2022年9月份正式启用以来,成功查询71%的被告和被执行人实名电话,大幅提高了送达的成功率,缩短了立案至开庭的时间。高明法院还在全市率先建成集约送达中心,送达事项一键交办,88%的法律文书通过短信等电子方式送达,2023年邮政送达数量同比减少19909件。
提升司法质效步履不停,高明法院高效整合审判资源,主动打造案件繁简分流新模式,组建四个速裁团队集中办理民事简案,实现类案专业化、精细化和集约式审理。制定速裁案件简化文书模板,推进物业服务和交通事故案件说理库建设并嵌入电子卷宗系统,速裁案件可自动生成裁判文书初稿。简案快办效果显著,87.6%的民事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和简易程序办结,52.81%刑事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办结,56%的执行案件被分流成“简案”快速执结。
苦练“内功”
全面提升队伍核心实力
“下面我就财产保险实务问题粗浅地谈下我的理解……”又一个周五下午,在六楼报告厅每周举办的法官论坛上,新任法官薛韵莹正在分享自己的课题,台下坐满了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
2022年,高明法院制定了《“强基工程”三年规划(2022—2024)》,全力建设学习型法院,培育专家型、学者型法官,旨在以法官论坛、学术沙龙,评选精品案例和编撰《审判执行实务资料选编》“四个一”平台为依托,建立常态化长效学习机制,撬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强基工程”的落地开花结果,离不开院庭领导率先垂范,高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许义华不仅是“强基工程”的提出者,更是组织者和参与者,两年来他在法官论坛、法官助理实务课堂等项目授课6次;离不开优质“外援”倾囊相授,佛山市内19名资深法官及专家教授应邀前来授课,拓宽了干警视野;离不开业务学习平台的创建,实时共享干警研究成果,形成了高明法院自己的专题资料库;离不开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开展季度精品案例、年度十大案例、优秀论坛分享者、最佳选编、办案标兵等评选活动,激发队伍内生动力。
高明法院苦练“内功”,2022年和2023年共开展法官论坛、学术沙龙90场,形成80篇逾174.5万字论坛讲稿、会议纪要。评选精品案例及年度案例35篇,编撰《审判执行实务资料选编》20期。在此基础上,2023年高明法院还将“学习研究”之风“吹”到不同岗位,以学促思、以学提能的热潮再度升级,分类别开展法官助理实务课堂及审判辅助、司法政务等技能培训活动共14场,供其所需,学而有成。为了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高明法院改造升级读书室,组织开展系列读书会4期,打造“书香法院”。
2023年高明法院1个庭审被评为佛山法院“优秀庭审”,1个案例被评为佛山法院“优秀案例分析”,1项目获市区直单位第八届“铁军杯”工作创新大赛“优秀创新成果奖”,1个案例入选广东法院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1篇案例编入《中国法院年度案例集成丛书》,4篇论文获省级以上荣誉,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奖”。因刑事审判工作出色,该院被评为佛山市扫黑除恶工作“先进集体”,刑事审判庭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2024年号角已吹响,踏上新征程,面对新挑战,高明法院将继续紧扣公正与效率,以更高水平的司法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