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障碍,追击扑咬,定点警戒……1月21日,1岁的马里努阿犬“十一”,在历经了3个月的培训后,在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实战科目考核中表现优异,顺利通过考核。随后,它将正式“入职”广州市公安局。当天与它同一批通过考核的,还有来自广州市公安局其他单位的数十只警犬。
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组建于2009年,统筹指导全市公安机关包括安保警卫、刑事侦查、治安防范等警犬科目和警犬繁育幼训工作。近年来,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不断学习先进理念,探索训练作战方式方法,持续提升警犬专业技术水平和公安机关战斗力。去年以来,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共参与安保警卫任务500余场次,执行侦查任务52次,服务救助群众100余次,为维护公平正义、守护百姓安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新方法,克服技术难题
在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警犬“闹闹”在激光笔的光点指挥下随动随停;它的训导员、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民警陈远怀在20米外,使用激光笔发出光点指令,引导“闹闹”开展定向搜查。最终,“闹闹”在大树与墙壁的一处夹缝前蹲下,并发出示警信号。随后赶来的民警从砖缝中取出了事先藏好的一小串鞭炮。
“万无一失、一失万无”是执行搜排爆任务的真实写照。然而,面对狭窄缝隙、围栏障碍、舞台底部等特殊场景,需要人犬分离,如何让警犬准确到达指定目标位置并进行鉴别,是训导员需要攻坚的课题。
“我们利用犬只喜欢追逐光点的特性,尝试在训练中使用激光笔远距离引导警犬开展搜索。”陈远怀说。但仅会追逐光点不足以满足工作需要,警犬要在到达可疑物品附近后迅速冷静下来,才能鉴别出细微的气味。为了锻炼警犬的服从性和专注力,训导员们模拟实战环境,一点一点抠细节,反复打磨技术,让警犬形成条件反射,最终成功克服这一难题。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近年引进的缉毒犬、搜爆犬均已完成了光点指挥训练课程,并且在安保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
“光点定位指挥技术投入实战后,一方面可指挥警犬进入狭小空间开展搜索作业,提高搜检效率,另一方面若判断物品存在安全风险,训导员可及时召回警犬后再做进一步处理,保障了训导员和警犬的安全。”陈远怀说。
科技赋能,深耕战术应用
警用无人机雨中升空,快速开展高空勘查,后台民警根据图像信息分析研判,精准划分搜索区域,训导员携犬进入搜索区域就位。训导员一声令下,警犬火速追踪,与此同时,后台民警密切关注各组警犬的信号,动态调整小组成员位置,最终仅用30分钟,便成功找到走失老人。
“野外查找失踪人员、搜捕嫌疑人、搜寻物证,常会面临复杂的地势、恶劣的天气,搜寻人员难以把握追踪方向。同时,人员流动大造成气味干扰多,使得搜寻工作难上加难。”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副大队长范晓杰介绍。为破解这一难题,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用科技做加法,深耕“警犬+无人机+N”战术应用,有效提升战斗力。
“无人机具有视野广的优势,可搭载喊话器、热成像仪等配件,在复杂环境中为警犬技术团队提供图像信息,警犬技术团队在发现线索时可让无人机开展侦查,二者互为补充。”范晓杰介绍,“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为警犬技术团队装配了定位系统、通讯设备等,指挥部同步开展综合分析研判、战术规划、警力部署,实战处置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
今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办,警犬训练基地的“汪汪队”也将迎来一场大考。“紧贴实战,科技赋能,我们加速基础建设提档升级,完善警犬战训体系和考核机制,全市警犬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大队长张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