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肇庆高新区,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守护校园安全、参与宣传防范、协助巡逻防控……
只要有活动,就一定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志愿警察”。
肇庆高新区“志愿警察”队伍
创新管理
打造专业辅助力量
下午4点是区实验小学的放学时间。校门口,车辆川流不息,人群熙熙攘攘。黎远钢穿着醒目的反光衣,站在路口熟练地引导车辆有序停放,耐心地护送孩子们过马路。
“小朋友,别跑,注意看车!”为了孩子们的安全,黎远钢坚持每周5天风雨无阻地参与护校工作。
肇庆高新区“志愿警察”参与护校工作
“看到这些孩子能安全回家,我心里就特别踏实,再累也值得。”黎远钢笑着说。他是大旺“志愿警察”队伍中的一员。2020年12月,大旺公安探索警民融合共治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组织成立了这支队伍,目前已发展“志愿警察”48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工厂老总、企业员工、个体户、政府单位人员、教师和自由职业者。
为推进“志愿警察”队伍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发展,大旺公安优化管理服务措施,把“志愿警察”队伍建设作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实践,确保“志愿警察”常态化协助警务工作。
肇庆高新区“志愿警察”
“成为一名‘志愿警察’,需要通过审核面试,进行统一培训,才可上岗。”大旺公安表示,为确保队伍的可靠性,会定期组织队员学习工作中的常用法律法规、反诈、禁毒等知识,并教导他们掌握交通疏导常用指挥手势、安全防护技能等,提高队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大旺公安还制定了《肇庆市公安局大旺分局志愿警察章程》,对“志愿警察”工作职责、纪律要求、后勤保障等进行规范,明确了“志愿警察”的指挥层级、工作流程和宣传要求等。
多元服务
守护城市每一个角落
“志愿警察”队伍成立以来,紧盯群众关心和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开展护校安园、宣传防范、巡逻防控等工作,成为大旺警力的有效补充。
肇庆高新区“志愿警察”
在反诈任务最艰巨的时期,“志愿警察”李结爱和民辅警每晚深入社区,挨家挨户进行反诈宣传。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居民的质疑和抵触时有发生,李结爱回忆,“我们没有放弃,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各种诈骗案例,慢慢地,大家的态度就转变了。”
据了解,“志愿警察”队伍积极参与宣传防范工作,深入企业、学校、社区等开展反诈宣传300余场、禁毒宣传100余次,派发宣传单张80000余份,引导8200余名群众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受教育群众约15万人次,有效压降了电诈及涉毒警情,扩大了平安建设宣传覆盖面,筑牢了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根基。
肇庆高新区“志愿警察”协助民辅警参与宣传防范工作
大旺公安积极探索贴合本地实际的警务模式,将“志愿警察”队伍纳入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常态化组织他们参与路面巡逻,在大街小巷穿梭值守。
穿戴统一标识的反光衣、执勤帽,“志愿警察”与民辅警共同组成了大旺的巡逻防线。
近两年,“志愿警察”队伍参与路面巡逻超500人次,服务时长超800小时,参加集中清查行动36次,清查出租屋3700余间、登记流动人员信息12800余人,帮助寻找迷失人员等47次。此外,“志愿警察”队伍提供了各类违法犯罪线索86条,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3人。
社会认可
凝聚城市温暖力量
肇庆高新区“志愿警察”队伍行政成本低、社会反响大、公众评价好,点燃了广大群众参与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难题,搭起了警民沟通的桥梁。
肇庆高新区“志愿警察”参与路面巡逻
为激励“志愿警察”,大旺公安落实了一系列激励关怀措施。
借助“i志愿”网络服务平台,对队伍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邀请队员参加各类警务活动,每年评选“志愿警察之星”“优秀志愿警察”,并将12月16日定为“志愿警察活动日”,举行庄重的表彰仪式。
肇庆高新区“志愿警察”参与路面巡逻
这些举措让“志愿警察”队员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激发了他们参与警务工作的积极性。
他们的辛勤付出,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在“志愿警察”的协助下,大旺校园周边师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去年大旺走失人员找回率100%。
肇庆高新区“志愿警察”帮助市民过马路
这支队伍获评2020年肇庆高新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多名队员也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最美志愿者”“五星级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大旺从20多年前基础设施落后发展到现在高楼林立、治安良好、生活便利。离不开园区大环境的发展、公安部门的努力以及居民的共同维护。‘志愿警察’队伍的存在,作为公安的补充力量,为大旺的稳定和发展出一份力,也是肇庆高新区的一股软实力。”“志愿警察”黎远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