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共治街坊会后,香洲区福临居小区风貌焕然一新。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图为桂山镇海上矛盾纠纷调解室。受访者供图
心宁日间照护中心将传统的康复训练与精神运动疗法、表达性艺术疗法相结合,已服务患者逾100人次,在管患者52人。 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摄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除了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外,社会力量、城乡社区成员都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力量。基层社会治理应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
由中共珠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南方日报社主办,南方日报社驻珠海市办事处承办的“联动融合协同治理——珠海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培育行动”入围项目一线走访进入尾声。从福临居小区的共治街坊会,到桂山镇“一网、一室、一平台”纠纷调解室,再到岭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心宁日间照护中心,都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样本,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有效衔接。
项目1
香洲区福临居小区共治街坊会:
业主共治重塑小区风貌
珠海市香洲区梅华街道的福临居小区最近很火。“一旦有出售信息,立刻就有人上门看房。要是隔两天再问,房子可能就没了。”小区业主阚童感慨。
福临居小区,1998年建成,只有一栋楼,总共90多户居民和几家商铺,泛黄的墙体在梅华街道众多大楼的包围中显得更为陈旧。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区,在去年结束了20余年无物管的历史,随之而来的是共治街坊会的成立。管理规范了,环境好了,老房子也变得抢手起来。
老旧小区20余年无物管
福临居小区位于珠海市香洲区翠福路108号,小区只有一栋楼,居住着90多户居民。20多年来,该小区一直没有物业、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没有保安、没有监控……
安保设施的缺席,孳生出许多问题。因长期缺乏管理,很多公共空间堆了杂物、摆了摊,外来车辆随便进随便占,治安情况堪忧,偷盗时有发生。
卫生问题同样令人担忧。小区的保洁工作,一直以来由一位70多岁的阿婆负责打扫。每月15元的保洁费,甚至都需要她自己按月挨家挨户收取。
小区业主并非没有改善小区环境的想法。几年前,福临居小区选出了业委会,但由于业委会成员不是专职,真正办事时总是围观的人多、做事的人少,慢慢大家的心就凉了,于是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我们也想引进物管啊!可是业主们20多年没交过费,突然要交物业费他们能乐意啊?”说起这个事情,小区业委会主任刘柏亮一肚子苦水。
福临居小区体量小,引入物管公司,管理费成为争论焦点——物管费高,业主不愿意交;物管费低,没有物管公司愿意来。
刘柏亮说:“业委会两边都不讨好。就算我们找到一个物管公司愿意便宜一些进来,业主们也不会理解,不会领情,还以为我们捞了什么好处!”
直到小区共治街坊会的成立,才终于让困于两难的业主看到了希望。去年5月,萝卜规则社区发展促进中心的阚童,搬进了福临居小区,成为这里的业主。在他的推动下,小区成立了共治街坊会,一群年轻、有热情、又有能力的业主成为推动小区改变的主心骨,引进物管工作再度重启。
透明协商增强居民幸福感
从环境整治到小区管理,只有让业主们在小区公共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才能开创更有秩序、更有活力的共治新局面。
为了让居民改变观念,小区业委会和共治街坊会召开了一次业主大会,以公开透明、开诚布公的方式,把引进物管的必要性告知所有居民。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业主大会顺利召开,整个小区90多户居民中有60多户参加了会议。
“以开诚布公的方式,让尽可能多的业主参与到谈论中去,对有争论的地方进行反复讨论,才能最终形成大家都满意的结果。”阚童介绍,公开透明的讨论和交流,让业主之间增强了信任和理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会上,业委会成员为居民介绍了引进物业公司的过程,对未来物业管理的费用明细以及服务标准做了详细讲解,会议最终获得90%以上的业主投票支持,通过了1平方米1.6元的物管费标准。
去年10月31日,在鸿业社区党委的见证下,福临居业委会与东晨物业公司正式签订了服务协议。
按照协议约定,物管公司安装了车辆出入口道闸,对小区环境卫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洁打扫,清理了被占用的公共空间;同时,小区业委会也用一部分公共收益资金购买了保安岗亭等设备。福临居小区的物业管理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
同时,成功引入物管公司,也让福临居小区的业主们对改变小区环境有了更大的信心,更多提议被不断提出。
去年11月底,福临居小区街坊会召开会议,商讨加装智慧门禁、监控,以及绿化小区、平整小区地面等事宜。如今,这些议题大多数已经落地变为现实。
“共治街坊会让小区业主们更加团结,邻里关系更加和睦,小区氛围也越来越好。”阚童介绍,去年底,共治街坊会还筹划了元旦街坊会和谐邻里活动,但因为疫情没有举办,争取今年能举办一场业主大联欢。
项目2
桂山镇“一网、一室、一平台”纠纷调解:
打造新时期“枫桥经验”海岛版
11月的伶仃洋海面上,桂山岛的港池波光粼粼。碧海蓝天之下,池边的一座橘黄色小屋格外显眼——这是去年成立的桂山岛海上渔排矛盾纠纷调解室,让渔民间化解矛盾更加方便,实现“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登陆”。
近年来,珠海市万山区桂山镇党委、政府立足海岛实际,紧贴渔民群众所需,构建海岛矛盾纠纷化解“三个一”(一网、一室、一平台)工作格局,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稳控得住、处置得好”和“海上矛盾纠纷排查不上岸、解决不出岛”的目标,打造新时期“枫桥经验”海岛版。
2019年共化解矛盾纠纷40件,调处成功率100%,全镇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设立海上矛盾纠纷调解室
桂山岛是珠海市著名的旅游海岛,地处珠江口与港珠澳之间的“金三角”位置,东距珠海香洲、澳门15海里,北距香港大屿山仅3海里,常住人口5400余人,被誉为伶仃洋上的一颗明珠。
然而,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纠纷,这座海岛也不例外。
“这里居民大多从事渔业捕捞,常年居住在鱼排上,不喜欢上岸。生活习惯导致渔民上岸调解困难,小事情、小矛盾容易激发扩大。”万山区社会治理办工作人员张驰介绍。
调解已成诉讼之外,化解矛盾、解决纷争的重要方式,是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了解到渔民上岸调解困难,桂山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桂山岛海上渔排矛盾纠纷调解室,从镇、村抽调骨干人员进驻调解室办公,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派驻村居律师定时上渔排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和普法宣传。
“成立调解室,就是把服务送到群众中。是我们找群众,而不是群众找我们。”张驰介绍,将调解工作前置到船上,一方面增加渔民对党委、政府的信任感,提升了服务效率,实现了“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登陆”的目标。另一方面,在船上充分开展普法宣传,引导法律援助服务,减少了渔民多跑路的现象。
建立三级矛盾纠纷化解网络
桂山岛海上渔排矛盾纠纷调解室的设立,只是万山镇构建海岛矛盾纠纷化解“三个一”工作格局的举措之一。在此之外,该镇还建立了一体化海岛矛盾调解工作网络,搭建了政府与驻岛单位“一站式”服务平台。
近年来,随着海岛发展进程加快,流动渔民渔船逐渐增多,渔民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特点。张驰举例:“小至平时港池船舶刮撞、养殖捕捞作业、水产品买卖等发生的小摩擦,大至渔排搬迁补偿、渔民劳务、利益分配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甚至渔农改革早期遗留的历史问题影响等。”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桂山镇建立镇、村、渔排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网络:镇级层面,成立由镇委书记挂帅、镇人大主席坐镇和镇综治、司法、信访等部门专职干部参加的维稳工作专班;村级层面,整合村“两委”资源,组建以驻村领导带班,村委成员为矛盾纠纷化解专职队伍。渔排层面,成立以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居法律顾问为主的3—5人专职队伍,负责排查矛盾纠纷。
三级网络队伍上下联动、互为补充、有机融合,形成化解矛盾纠纷、解决信访问题的整体合力。
此外,为打破镇政府与驻岛单位之间的信息壁垒,桂山镇协调各有关单位,完成“智慧海岛管理”系统与海警报警电话、派出所接处警中心、海事监管服务、12348法律咨询等平台联接工作。
镇政府与驻岛单位“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搭建,实现涉及矛盾纠纷的电话报案、案件处理、处理反馈等信息共享,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新局面。
项目3
香洲区心宁日间照护:
共建精神障碍患者的“心宁空间”
《梅花》《月亮公主》《黑暗中的火与生命》……当人们站在这满墙的画前,兴许会猜测这些作品出自孩童或艺术家之手,却难以想象它们都是出自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之手。
“在珠海市社会治理项目中,我们的服务群体应该是最特殊的一个。”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岭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心宁日间照护中心负责人李春英说。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珠海市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共7574人,患者大部分时间均生活在社区和家庭,少与外界交流。
2016年9月,心宁日间照护中心成为珠海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的唯一试点,承担起探索全链条社区精神康复模式的使命。该中心将传统的康复训练与精神运动疗法、表达性艺术疗法相结合,已服务患者逾100人次,在管患者52人。
将国外先进经验带回中国
暖黄色的灯光,桌上摆放着花卉,心宁日间照护中心营造出令人放松的氛围。这里设有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舞动治疗室、原生艺术治疗室等场所,中心内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画作。“这些都是患者的作品。”李春英说。
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工作是一项高风险、有待探索的新事物,目前仍处于没人愿意做、没人敢做、没人懂做的局面。2016年9月,心宁日间照护中心成为珠海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的唯一试点,承担起探索全链条社区精神康复模式的使命。
“我们团队先后去了美国、法国学习,发现表达性艺术疗法和精神运动疗法在精神障碍患者身上的效果很好。”表达性艺术疗法,即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精神运动疗法则关注患者的情绪情感反应和肌张力改变,从而达到精神康复的目的,“此方法在我国刚刚起步,具有一定领先性和创新性。”李春英说。
李春英介绍,由于此类精神康复治疗法必须配合药物治疗,该中心组建了由精神科医师、护士、心理咨询师、社工、康复师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提供检出—确诊—纳管—康复训练“一站式”服务,以帮助患者早日走向社会。
在色彩中体会爱与人生
在艺术治疗室里,记者看到了一幅名为《沙漠骆驼与小人》的画作。画中的人卧在骆驼的腹下,高大的骆驼为他遮挡住炎炎烈日。
“这幅画的作者刚来的时候,画了将近半年的毒虫,我们把许多颜色摆在他面前,但他只用黑色。”李春英解释,这是因为患者当时内心只有负面情绪。
经过半年的艺术治疗,这名患者心中的情感被重新点燃,尤其是对母亲的感激与爱最为明显。慢慢地,他创作出《沙漠骆驼与小人》以及题材相似的《袋鼠妈妈》,画面中也开始有了色彩。
“患者需要表达、倾诉甚至是宣泄内心的情感。”李春英表示,艺术疗法可以挖掘患者的潜意识,对自我价值进行重塑,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往往会产生目标和责任感,“他们会开始想要挣钱养活自己。”
出于内心的责任,李春英团队在治疗之外,还尝试着为患者寻找就业岗位。现在,该中心有4名患者在做代加工工作。看着患者一点一滴地进步,李春英心中的喜悦难以用语言形容,“真的是发自内心地想帮助他们。”
与其他治疗不同,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像是一场马拉松,在患者康复后,中心工作人员仍需持续跟进。“有很多人不理解,这是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为什么还要继续。”李春英说。
李春英说,自己忘不了患者渴望的眼神。多年来,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已产生了深厚的情谊。“我们在陪伴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在陪伴我们。正是陪伴、接纳、爱,给予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