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心安,方有民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成效的重要课题,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积极开展广东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用“心”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添砖加瓦。
构筑“心”体系
强化站点布设
火炬开发区以建设优秀社会心理服务试点地区为目标,打造“心灵之窗”“粤心安”等心理健康服务一体化建设,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三大服务模块,在区综治中心、7个社区和1家企业建成“心灵之窗”“粤心安”等共10个服务点,以实体化运作夯实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之基。如火炬区综治部门与纬创资通公司齐心协力,共建火炬区“心灵之窗”纬创资通公司服务点,满足企业员工日益增加的心理服务需求,及时化解心理矛盾,保障生产劳动,助力企业稳增长。
优化服务布局
邀请中山市心理卫生协会专家进驻,推广全覆盖服务,初步建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向社区居民、学生、企业员工提供针对性、专业化心理服务。辖区内一名临近退休的张姓女士,因家中发生变故,找不到人倾诉,长期整晚失眠,无法工作,总是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病休在家半年。自2023年4月起,张女士坚持每周到火炬区“心灵之窗”做治疗,专家给予承诺接纳疗法治疗。2个月后,张女士觉得舒畅很多,心结渐解,尝试复工,并考到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截至2023年5月,火炬开发区共安排心理专家出诊200次,服务群众约525人次。
打造校园阵地
加强对校园心理建设指导,建立教卫合作的卫生健康促进模式,根据各学校的心理卫生服务需求,及时、合理、高效地安排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进驻校园。火炬开发区各公民办中小学均配备心理辅导室,其中香晖园小学和区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先后被评为市星级阵地和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建设“心”队伍
强化师资配备
以试点学校为示范辐射全区校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心理专业技能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A、B、C证等培训10余场,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力,目前共培养兼职心理教师296人。
组建志愿团队
招募有医学背景的志愿者75人,同步组织开展志愿者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培训,提升心理志愿服务水平,着力为辖区各界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基础服务。目前,志愿团队已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和宣传活动78场次,覆盖人群约24472人。其中学生17806人次,家长3180人次,企业员工300人次,教职工969人次,社区群众2217人次。
做好“心”服务
加强与专业机构协作
火炬开发区与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山市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广东同华心理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不同形式的心理卫生服务,向“心”出发,形成合力,夯实平安稳定社会心理之基。2022年至今,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前来指导精神心理卫生工作21次,广东同华心理医院前来开展排查和应急处置18次。
加强特殊群体关爱服务
对辖区内特殊人群开展常态化关爱帮扶,实施有奖监护、监护责任保险、流浪汉救治、困难家庭帮扶等救治救助行动。2022年2月,接海滨社区珊洲小区报告,称辖区内有1名疑似精神障碍流浪者。接报后,综治部门、卫计部门、公安部门、社区居委会联合商定救治救助计划。于2月24日,多部门联合,将该流浪汉送至广东同华心理医院进行治疗。通过救治救助行动,第一时间对高风险人群由区疾控中心联合心理健康志愿者、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社区精防专干、派出所公安人员等及时转介治疗,全力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