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民众街道坚持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统揽,制定《民众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创新“3+3+3”工作机制,全面推进街道、村(社区)两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发挥综治中心统筹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作用,有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走深走实。
集成“三驻”
搭好矛调平台“四梁八柱”
“多亏了综治中心帮我解决问题,现在房子建起来了,生活有了新奔头!”前来送锦旗的民平村吴先生难掩内心喜悦。
此前,民众街道综治中心收到一条由“粤平安”群诉系统转来的诉求:因邻里纠纷和界址不明等问题,民平村吴先生的宅基地建设受到邻居阻挠,无法正常开展,双方针锋相对,积怨渐深。综治中心接访后,立即吹哨“常驻”部门司法所和“轮驻”部门区自然资源局形成专精调解团队,运用“红线图”厘清权属关系,巧用“情理法”三字诀重拾彼此之间的“礼”和“让”,终以一纸调解书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这是民众街道综治中心运用“三驻”模式化解矛盾纠纷的生动案例之一。
“常驻”即司法、信访部门精干力量定点“常驻”综治中心办公,依托“粤平安”群诉系统建立健全纠纷排查、预警、化解机制,通过开展“属地辖区+业务领域”矛盾纠纷双排查,及时受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小事”马上调,化解于萌芽。
“轮驻”则是整合政法、信访、民政、人社等力量,集成妇联、公安分局、公共服务办、农业农村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部门轮流驻点综治中心,实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变单兵作战为集中攻坚,推动“一站式”“一揽子”化解矛盾纠纷。
时间回到2023年9月25日,按照轮驻排班表,当日轮驻部门是人社分局。当天,民众街道某建筑施工工地30多名建筑工人涌入综治中心反映拖欠工资问题,涉及约340名工人,金额达590余万元。因涉及弱势群体利益且农民工人数众多、涉案数额大,若不能及时妥善处理极易造成社会不良影响。为此,常驻、轮驻部门立即联动响应,结合公安力量,凭借系统集成优势同频共振,仅用时3天就发放了第一笔工资,至2023年12月11日,该案农民工工资已全额结清,成功将一场讨薪风波平息于微澜。
自实施“轮驻”以来,综治中心月均办理群众诉求30多件,均及时响应诉求。“有了‘常驻’‘轮驻’夯实底座,在‘云驻’赋能下,群众投诉从发生到交办,再从监督反馈到实时查询,都能在网上实现全程流转,过程化、精细化管理不再是‘盲人摸象’”。民众街道综治办负责人表示。
“云驻”即融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12348广东法律服务网等平台,推动信访自助服务终端入驻,收集和受理自然资源、涉法涉诉等领域线上矛盾纠纷和信访诉求,通过网络收集和推送,实现群众诉求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形成闭合式工作链条。同时,信访自助服务终端也一并入驻,在系统赋能下,信访问题多发领域和重点村居一目了然,无论是实时掌握群众诉求,还是有针对性开展突出领域专项攻坚行动,都能通过“云驻”实现。
从行政管理领域到基层治理领域,“三驻”模式以解决群众诉求“中梗阻”、破解“老大难”为突破口,把“最多跑一次”“只跑一地、只进一门”的行政服务理念转化为基层治理思维,实现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协同,致力于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的社会治理主阵地。
盯紧“三端”
筑牢群防群治“铜墙铁壁”
“任何重大矛盾和冲突,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有迹可循的,鉴于此,我们从‘前端’发力,坚持平战结合、网格综合排查与部门专项排查融合,开展风险隐患、口角纷争等“大事”“小事”全方位排查。”有着多年政法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表示。
综治中心从前端、中端、后端持续发力,全流程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平时,适用《民众街道维稳信息排查预警处置机制工作方案》,落实“每周一排查,及时预警研判,领导包案处理”机制;战时,开展全要素、地毯式集中排查,做到早感知、全掌控、快化解。今年以来,开展校园周边安全、劳资纠纷、涉众金融等领域排查超10次,未发生重大涉稳事件。
有了“前端”引路,必然也要盯紧“中端”,蓄力解决存量问题。比如,2023年9月,某小区因开发商账户被封,项目运作停摆、竣工验收备案阻滞,导致业主盼交房却屡屡被"放鸽子"。接报后,综治中心召集“轮驻”部门,协调辖区村委会接管小区物业,连轴运转4个月,共召开大大小小推进会、协调会24次,先后解决查封资料调取、公建配套配备、维持物业正常运转等问题,为项目按下了“重启键”。随着项目顺利通过综合竣备验收,业主得以在岁末年初之际顺利收楼,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步入正轨,现综治中心正持续推进该楼盘业主的房产证办理事项。
为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民众街道坚持“末端”兜底,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针对社会面出现的重大治安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及信访突出问题,追究有关部门和有关个人责任,确保履行守一方稳定、护一方平安的主体职责。
2023年度对安全生产领域实行挂牌整治,经过整改落实,2024年以来未发生亡人生产事故。
深耕“三化”
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民众街道地处中山市东北部,水网交织、河塘密布,典型的水乡地貌把民众19个村落分割散落在地图上。“管理难度大是必然的,但我们也有独特的章法”,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负责人如是说。
民众街道坚持通过综合网格延伸综治工作触角,通过网格治理“精细化”、网格职能“清单化”和网格服务“多元化”打开工作局面,重点加强村(社区)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推动问题就地就近在一线解决。
立足“精细化”治理,根据村(社区)人口分布、地理位置、经济布局等因素,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以街道、村(社区)为分级的“一核多元”全要素综合治理中网格19个,划分出85个综合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85名,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分散的问题。同时完善“二元网格”管理机制,在街道建立“指挥调度中心+监督指导员”模式,统筹综合网格事务,推动常态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和有效落实。
今年以来,已开展开展2024年度村(社区)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化工作第一轮日常考核考评工作,考核总体情况良好,辖区录入巡查事件6356起,办结6313件,办结率99%。
“清单,给每一项工作写好了‘说明书’”,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负责人拿着手里的《网格化入格事项清单》介绍道。清单上列有纠纷化解、治安防控、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安全隐患、群防群治、信息协采等6大类的服务项目,所有类目又分为158个小项,均嵌入“人、房、地、组织”四要素,几乎涵盖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此之外,民众街道探索“网格+解纷”“网格+事件巡查”“网格+特殊人群管理”等“网格+”工作模式,形成“网格化+N”治理框架,网格员联合社区民警、香山义警、楼栋长、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常态化走访,进网入格采集基础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法规等,打好社区治理“组合拳”。
今年以来,检查“九小场所”“群租房”“三合一”等重点隐患场所121个,已全部落实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