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阳西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镇村(社区)风险排查、就地矛盾化解、强化诉源治理、促进讲信修睦”目标任务,不断深化“1+6+N”工作体系建设,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全县各级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76宗,调处成功1056宗,成功率98.14%;县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被评为广东省县级标杆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五室合一”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经验在新华社以及中组部“共产党员”“组织人事报”等公众号刊登推广。
阳西县充分盘活各镇场地资源,全县8个镇综治中心全部完成了规范化建设,按标准配备“五室一厅”,其中织篢、程村镇综治中心建筑面积均超1000平方米。强化组织领导,各镇综治中心主任由镇委书记担任。
各镇综治中心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常驻+轮驻+随驻”机制,如织篢镇就涉土地纠纷、外嫁女权益纠纷多发问题协调了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常驻,沙扒镇就旅游矛盾多发问题安排了市场监管所轮驻。
落实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对事权不在本级或本级难以化解的矛盾纠纷,镇综治中心及时向县直部门吹哨。今年以来,全县各镇综治中心共向县直部门吹哨发令107次,相关部门及时承接,确保吹哨事项得到有效处置。如织篢镇综治中心自今年7月以来,向县直部门吹哨发令12次,部门响应率达100%,县直各政法单位和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多次派员参与案件调解。
县司法局加强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和规范,打造了黎昌㙟村、长岐村、渡头村等一批调解示范村,今年以来发放人民调解“以案定补”30.57万元。
强化诉前联调工作,在县法院设立诉前联调工作室,由县司法局派驻两名人民调解员进驻办公,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选派17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调解经验的人员组成联调工作队伍。
县法院通过线下进驻和“线上调解中心”,建立联调“快速通道”。依托村级“五室合一”平台设立149个法官工作室,建立16个法官团队落实轮流值班。自法官工作室设立以来,开展线下调解182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12件,通过电话连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线上途径解决问题180个。
县法院依托镇综治中心,定期与其他进驻部门会商研判诉源治理工作,有效推动涉问题楼盘、物业纠纷、土地纠纷等案件的预防化解。今年以来,县法院诉前联调成功调解案件199件,新收案件同比下降15.3%,其中民事案件收案下降11.21%。
阳西县积极探索建立“网格+平安志愿者”“网格+一村一警(辅)”“网格+外卖小哥”“网格+双百社工”等“网格+N”载体,配备46名专职网格员、542名兼职网格员及2000多名助理网格员,并定期组织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在帮扶单位省委政法委、南粤集团和市委政法委的支持下,阳西县在织篢镇建立了全市首支专职网格员队伍,人员平均年龄28.5岁,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在织篢镇探索打造“丹江人”综合网格群防群治工作品牌,充分发挥快递、外卖、新阶层人士等新业态就业群体的工作特性和在排查隐患方面的优势,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网格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群,建立“专职网格员、村(社区)干部常态化排查,外卖小哥、双百社工等助理网格员动态化报告”工作模式,全面排查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及风险隐患。
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上传网格事件4.6万件,办结率达99.6%,其中98%网格事件解决在村一级。
阳西县聚合“N”种综治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构建部门、平台、社会、公众“四方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完善部门联动。加强综治中心和各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建立健全风险研判、上下联动、网格化排查、指挥调度等29项机制,提高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
加强平台融合。各镇综治中心结合实际整合司法所、信访服务中心、禁毒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办等平台力量,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推动2802名党代表、人大代表、人民调解员、村(社区)顾问律师、平安志愿者在镇、村综治中心落实常态化轮驻,持续建强“五室合一”联合调解平台。
推动社会参与。持续推动医调委、志愿者协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进驻镇综治中心,通过联合调解有效调处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发动广东顺欣海洋渔业集团等企业积极参与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引导群众自治。建立村民议事厅151个,召开协商会议145次,解决民生问题125件。弘扬文明新风,打造法治文化节、“普法日”等系列普法品牌,今年以来举办普法咨询活动89场次。在上洋镇双鱼城村、沙扒镇渡头村、儒洞镇边海村试点建立乡村治理积分制,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遵守村规民约的自觉性,其中沙扒镇渡头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