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业围岛”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入海口虎跳门水道珠海、江门两市交界处、斗门区南门泵站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是斗门区最大的岛屿,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自2021年3月起,陈某某等人为牟取不法利益,雇佣船只从外市转运废土、砂石等固体废物到“永业围岛”北面靠近江门市新会区的河道处,同时利用机器设备及非法搭建的临时码头将固体废物卸载至泵船内,从河道中非法取水进行冲洗并用筛沙机进行筛选后出售牟利。陈某某等人把剩余的废土废渣非法倾倒在岛上的农用地及未利用地上,将冲洗固体废物后的废水和机器设备运转过程中渗漏的油污直排至南门泵站水源保护区取水口处,严重破坏土地资源、污染水源保护区水体。
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
2021年9月,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将上述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组交办的案件线索交由珠海市检察院办理,珠海市院经研判,采取“市院统筹指导,属地基层院立案办理”的一体化工作模式,将线索交由斗门区检察院办理。
2021年10月,斗门区院立案后,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配合,通过共同巡河、登岛实地查看、无人机航拍、数字卫星遥感监测等方式查明“永业围岛”存在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搭建临时码头、非法洗砂、非法倾倒固体废物等多个违法行为,涉案岛屿被非法占用农用地107.387万平方米、非法倾倒固体废物10万余吨。
经第三方鉴定,涉案岛屿地块为农用地,其中耕地(水田)约10.7公顷,其他林地面积约0.038公顷。涉案地块因被外来固体废物等砂石物体覆盖且部分已被压实,原有土地排灌系统遭到破坏,已无耕作层土壤,影响农作物种植。
永业围岛整治前
精准高效守护公共利益
2021年11月,在斗门区院的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与陈某某开展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磋商工作。经过磋商,陈某某等人自愿按照第三方复垦方案自筹集资金250多万元,对“永业围岛”进行整治复垦。2021年12月,斗门区院分别向负有监管职责的自然资源部门、属地政府、水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要求相关部门严格依法履职,在对陈某某等人的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前提下,加强协调配合,力争从外源固废控制、内源固废清理、农用地修复、岛屿生态环境提升等四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健全长效机制。相关职能部门采纳检察建议,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健全协同保护机制。
2022年4月,斗门区院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邀检察官助理等担任听证员参加听证会,围绕“永业围岛”整治复垦工程验收后是否需要各行政机关持续监管等问题进行听证。听证员经合议一致认为,“永业围岛”整治复垦工程竣工后仍需各行政机关持续监管,确保整改落到实处。
2022年5月,“永业围岛”岛上的非法构筑物、机器设备、违建码头等全部清拆完毕,107.387万平方米农用地已恢复功能、10万多吨固体废物也完成清理。2022年6月,“永业围岛”复垦工程竣工验收报告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评审,斗门区院全程参与监督,并邀请听证人员前往“永业围岛”现场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提升整改复绿工作质效。
永业围岛整治中期
建立长效监管与跨区域协作机制
为实现虎跳门水道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溯源治理的目标,2022年8月,珠海斗门与江门新会两地检察机关联签《共同守护虎跳门、崖门水道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构建虎跳门、崖门水道“齐抓共管大保护”格局。2023年3月,珠海、中山、江门三地检察机关联合签订《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区域协作的意见》,实现珠中江三地以及虎跳门、崖门水道生态环境协同共治,共同解决跨区域生态治理难题。2023年4月,依托以上跨区域协作机制,斗门区院联合江门市新会区院成功办理了督促整治“福安飞地”冲滩拆船污染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为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优质范本。
永业围岛整治后期
2023年9月,永业围岛顺利通过生态环境损害鉴定。2024年1月,斗门区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再次登上永业围岛勘查,岛上植被丰富,原生态物种丰富,鹭鸟群集,滩涂风光随着天气和光照呈现不同的梦幻色彩。
“在检察机关的努力推动下,昔日的“固废岛”已经蝶变为有效治理的“标杆示范岛”,案件历经三年,从污染评估到环境整治方案的确定再到整治情况的落实,都离不开检察机关的持续监督。”全程参与本案整改治理的人大代表如是说。
斗门区院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
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在永业围岛整治现场“回头看”
下一步,斗门区院将坚持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不断完善“检察建议+检察公开听证+全流程‘回头看’”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公益诉讼区域协作创新路径,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绿美斗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