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誓:我们不当残忍的欺凌者,不当冷酷的旁观者,也不当沉默的受害者……绝不参与或纵容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共同守护和谐美好的校园。”5月10日上午,清远英德市2024年预防学生欺凌系列活动在英德英城街中学启动,通过模拟演练、反校园暴力及预防学生欺凌主题朗诵、逾百名学生代表集体宣誓等形式,以及开展预防学生欺凌“七个一”“十到位”活动,有效防治中小学生欺凌,保障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推动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英德通过预防学生欺凌主题朗诵、逾百名学生代表集体宣誓等形式,推动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据英德市教育局局长张新民介绍,“七个一”活动指以镇为单位召开一次预防学生欺凌工作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本镇中小学校预防学生欺凌工作,制定措施,联防联动,切实预防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各镇(街)组织学校及有关部门、村(居)委召开一次预防学生欺凌工作动员会,加强预防学生欺凌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家长、师生对预防欺凌工作的认识;各校组织召开一次防治学生欺凌主题班会,主题班会要紧扣主题、结合实际、精心准备、以案说法,让每个学生都了解侵犯身体、侮辱人格、侵犯财产、恶意排斥、网络诽谤或传播隐私等五类欺凌的具体行为,增强防学生欺凌教育的效果;观看一场防范学生欺凌的警示片,由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联合制作,提供防范学生欺凌方面的警示片,多维度积极宣传,让社会、家庭和师生更深入了解学生欺凌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恶劣影响,学习应对学生欺凌的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开展一次防治学生欺凌法治教育,要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参与法治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单位加强法治教育课程研讨,优化法治教育课程,落实法治副校长每季度深入辖区校园开展法治建设、预防学生欺凌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建立一个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台账,要求各镇(街)、成员单位、学校做好特殊学生建档工作,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隐患排查,建立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台账,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理功效,坚决遏制学生欺凌情况的发生;各校结合工作实际,向家长派发关于预防学生欺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提高家长参与防治学生欺凌的主动性,形成合力共同防治学生欺凌。
英城街中学逾百名学生代表集体宣誓。
预防学生欺凌“十到位”活动即要求措施办法到位、宣传教育到位、日常管理到位、全员培训到位、隐患排查到位、举报渠道到位、教育惩戒到位、学生家访到位、心理辅导到位和督导检查到位。
英德市公安局副局长陈贻栋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此次开展英德市2024年预防学生欺凌系列活动,是英德坚持党政领导,多部门形成合力,加强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新模式、新路径的探索和实践。首先,防治校园欺凌,有法可依。近年,针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和惩治,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展现了坚决治理校园欺凌的意志和决心;其次,防治校园欺凌,人人有责。近年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欺凌者逐渐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施暴行为形式多样、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社会反响剧烈。校园欺凌是一个社会现象,是多种不良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及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加以防治,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各方不能缺位,也不能“和稀泥”,既要各司其职,更要协同治理;最后,防治校园欺凌,“防”“治”并重。要采取“预防和处理双管齐下”新策略,从传统的“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积极转变,不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今年3月起,英德市公安局遴选出87名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精湛、宣讲能力强的公安民警,选派到全市中小学校兼任公安法治辅导员,作为法治副校长的重要补位,是精准防治校园欺凌、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学生欺凌问题,关乎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宁,更关乎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希望通过英德预防学生欺凌系列活动,通过今天的启动仪式,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共同关注学生欺凌问题的热情,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英德市委常委、副市长廖永坚强调,要深化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把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平台,广泛宣传学生欺凌的危害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要强化措施,严格管理。各学校(幼儿园)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预防学生欺凌“十到位”,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监管和约束;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要积极参与,提高保护意识。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预防学生欺凌系列活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具备应对欺凌的勇气和智慧,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当天,广附英德实验学校、英德市英德中学还分享了校园安全防范和预防欺凌方面的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