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企业超18万家,聚集高新技术企业超28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200家、中小企业近4万家、境内外上市公司86家……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华南门户的广州市黄埔区,以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一系列优异成绩。
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做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精准警务,推行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黄埔区分局打击工作取得“案件类警情、刑事立案数同比双下降,破案率、抓获处理人数同比双上升”的良好成绩。
“大合成”带动“小合成”
今年7月19日凌晨1时许,有网民发文称“即将结束生命”,并附上位置。接到警情后,黄埔公安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模式,经核查研判相关信息,巡特警大队和属地派出所循线搜寻。2时15分,民警找到这名网民,及时防止意外发生。
黄埔公安强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建设,打破警种、部门之间的壁垒,整合情指、刑侦、治安等方面力量,构建起“情指牵头+警种协同”的合成化、扁平化作战模式。同时,他们以分局层面“大合成作战”的高效运作带动基层派出所以“两队一室”为基础的“小合成作战”,实现信息快速传递、警力灵活调配、多元手段综合运用,从而提升基层公安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有力推动各类案件警情的快查快处、纠纷调解。
数据作为合成作战的“高能燃料”发挥着重要作用。黄埔公安连续3年在分局、业务警种、派出所三个层面推广数据赋能,开展建模业务培训、比赛,打造了一支有较强公安业务逻辑同时具备建模分析能力的队伍,持续为打防管控各项工作提供支撑。
全面提升打防效能
黄埔区分局制定工作制度,列出“刑侦大队主办案件清单”“派出所协办刑事案件清单”,明确172类案件由刑侦、经侦等专业警种主办、派出所协办,侦查中心、法制大队全面统筹监督、盯办落实,有效提升疑难案件专业化办理水平。“清单的出台,带动提高了派出所主防能力及案件办理队的侦查能力,推动全局整体打防效能全面提升。”法制大队教导员何璟鑫说。
黄埔公安将“专业”的要求贯穿公安工作全过程。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组建了专职管理队伍,实行24小时实战化运作。在地理位置上,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与看守所、拘留所、法制大队、预审大队相邻,构建起封闭运行、无缝衔接、闭环管理的“执法办案组团”,拓展建设刑事速裁法庭和未成年人“一站式”关爱中心。一项项科技应用融入运行管理、安全保障和助力审讯等方面,提升了警务效能。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自2019年底建成运行以来,始终确保执法安全事故“零发生”。
“现在入区登记、人身检查、日常看守、案件审核等工作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能‘一站式’解决,我们专注于侦查工作,办案效率明显提升。”近日,萝岗派出所破获一起聚众赌博案,办案民警将6名犯罪嫌疑人移交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后感慨地说。
推进“两队一室”改革
10月23日,广州市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在黄埔区分局龙湖派出所召开。会前,市公安局加强派出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部门和派出所领导,分批次到黄埔区分局考察调研派出所建设工作。
在新龙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实战运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清单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非常值得学习。”听完介绍,很多派出所所长都很有感触。
在龙湖派出所,警网融合小模型等创新工作法得到高度评价。“在商住小区搭建警网融合小模型,既提升了派出所主防能力,又推动了社区警务与基层网格治理深度融合。”参观调研代表表示。
黄埔区委政法委统筹建立了由街镇综治中心牵头,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联动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社区民警辅警与专职网格员双向融合,180个社区警务团队、2000余个最小应急单元有机融合,创新打造出基层社会治理警网融合的“黄埔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