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派出所是平安建设的神经末梢,从白天到黑夜,再到白天,派出所里一直有人在坚守岗位。1月10日,将迎来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为体验基层派出所民警辅警真实的工作状态,记者在湛江市公安局赤坎区分局海田派出所蹲点采访一天,跟随基层民警的脚步感受新时代的“警察故事”。
海田派出所民警深入社区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夯实温情故事
守护学生上学放学路
从2024年春季开学起,湛江公安在全市常态化开展校园“高峰勤务”工作。站好校园高峰勤务,护航学生求学之路,已经成为公安派出所民警辅警每天的重要工作。
“孩子下车后,请家长们立即往前开,避免造成拥堵”“前面是学校路段,请放慢车速”“同学们记得要戴好头盔”……这是海田派出所民警小肖在值守校园高峰勤务时常常挂在嘴角的话。海田派出所辖区有8所中小学幼儿园,日均投入8名警力到校园门口及其周边值守。每周小肖要到学校值守4次,时间长了,也就成了许多家长眼里的“老熟人”。
1月2日早上7时30分,小肖和同事护送学生们全部安全入校后,并未急着离开,而是和学校领导和安保负责人就落实学期末安全事项进行沟通交流,提醒学校要在学生离校前对全体师生就年终岁末及假期交通安全、反诈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进行一次专题教育。
锻造安心故事
应急演练提升防范能力
结束校园早高峰后,值守民警辅警赶回所里参加警情分析会。所领导针对岁末年初的盗窃、反诈等警情进行研判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部署夜间巡防和案件侦办工作。
社区民警老林今年55岁,负责辖区应急处突培训工作,他这天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辖区最小应急单元力量开展培训。警情分析会一结束,老林带上一名辅警,携带盾牌、长棍、脚叉等装备来到某小区开展最小应急单元培训。
在同事的配合下,老林采取讲解、示范、演练的方式向小区安保人员详细讲解防暴器材的使用要领、注意事项,并演示盾牌、长棍、脚叉等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2024年我们辖区突发一起事件,小区最小应急单元迅速响应,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老林表示,海田派出所每月定期组织送教上门,使辖区27个最小应急单元力量熟练掌握装备使用、小组战术、处置流程等技能,确保最小应急单元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做到依法依规、处置得当,实现“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的目标。
挖掘反诈故事
多管齐下守护群众钱袋子
岁末年初,历来都是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期。海田派出所辖区处于赤坎繁华商业区,有5000多家企业商户,年前商家手中都有不少货款,正是民警宣传反诈提醒的重要对象。当天下午,该所朱所长和社区民警老程各自拎着厚厚一沓反诈宣传单分头去走访辖区批发市场和小区,与店家、居民来一场面对面的反诈宣传。
最近,海田派出所在办理案件时发现有电诈分子虚构一些稳赚不赔的买卖项目,然后引导受害人到银行取现,再通过网约车将现金运送到其指定地点。“我们辖区的马女士就遇到这样一起投资理财类诈骗,被骗了87万元。”身边人被骗的经历引起了小区居民的共鸣,大家聚精会神听完了马女士的遭遇后,开始踊跃地交流发言。
2024年以来,海田派出所将反诈宣传嵌入网格治理,广泛吸收社会多元力量组建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联动开展反诈宣传防范,提升群众防诈意识。同时依托市反诈中心预警信息,及时落实劝阻举措,做到预警到人、劝阻到心。
走进群众中间
矛盾纠纷化解促和谐
“刘大哥,你脸上的伤恢复得怎么样?”跟随所长进行反诈宣传之余,社区民警老程也来到自己负责的社区找居民拉拉家常,摆摆“龙门阵”。辖区刘大哥之前拉货到海田,因停车问题与另一商家发生矛盾而被对方打到脸部。在老程的细心调解下,对方向刘大哥道歉,双方握手言和。
2024年以来,针对辖区外来人口多、矛盾纠纷多的治安特点,海田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社区民警深入辖区走访掌握矛盾纠纷,持续跟进化解,并视情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街道综治干部、专家学者等人员参与调解,合力将矛盾化解在小、处置在早。
入夜,随着批发市场的商家相继打烊,喧嚣的城市逐渐平静,而热闹了一天的海田派出所却仍旧灯火通明。当天的夜间巡逻工作即将开始,并持续到凌晨1时许。海田派出所每天出动20余组次巡逻力量,覆盖辖区11个街区,让“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成为辖区的一道常态化“警”色,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