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软实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唯有用心营商,才能更好赢商。一直以来,广州南沙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营商环境,将法治化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3月19日,南沙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介会暨“以法兴企”文化沙龙将在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上将重磅发布南沙在法治化营商环境领域多项首创式创新、集成式改革举措,聚众力、汇众智、集众志助力各类企业在南沙实现更好发展,加速推动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南沙开发开放全面展开。
在活动启幕前夕,记者走访南沙区人大常委会、纪委监委、公安分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市场监管局、政数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九个部门单位,深入调查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一线实践案例,探寻南沙以实力护企兴商的创新密码。
南沙政法基地
南沙将发布多项举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南沙区人大常委会
代表“金点子”焕新老片区
明珠湾慧谷西片区是明珠湾起步区三大片区之一,具备良好的实体经济基础,不少世界500强企业于十年前便在此落户。
但由于长期仰仗龙头工业企业,部分商业载体面临难以盘活的难题,该片区长期缺乏新的经济增长极,亟须全新的发展思路。
南沙区人大代表王胜、梁巨峰关注到这一困境后,于2024年5月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多项优化调整该片区发展工作思路建议,包括多形式多渠道发展片区实体经济、探索实施新质生产力新项目等,以提升企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盘活闲置资源。
在南沙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后,该项建议被确定为2024年度重点建议。代表建议办理期间,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牵头实地调研慧谷西片区58宗工业用地,深入了解企业诉求,前后两次组织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各方意见建议,通过逐条对照代表的建议,提出、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截至目前,58宗工业用地和企业被分为提质升级、转型升级、淘汰关停、纳入村改四类,更新工作正有序推进。南沙区规自局锚定“商务科创融合区、更新转型示范区,滨江休闲文化岛”的定位,通过全面改造和微改造有机结合的更新方式,全面提升片区品质。
南沙区纪委监委
“嵌入式”监督揪出痛点堵点
“生产废水排放问题困扰我们半年多了,这下终于得到解决,感谢区委巡察组和镇党委的帮助!我们更能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2024年5月24日,广州京写电路板有限公司环保负责人对区纪委监委和东涌镇党委出真招实招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点赞。
据悉,南沙区委第三巡察组在巡察时,收到该企业负责人的反映,称被告知废水排放需自建管线,但由于管线铺设涉及主体众多,流程繁琐,难以协调落实。
经调查,该企业生产废水经处理后符合直排标准。镇有关部门为减轻公共管网的排水压力,建议该企业自建管线。但因部门沟通不足,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给企业带来困扰。在巡察组介入后,东涌镇分管负责人带领有关部门到该企业上门服务,明确企业可继续使用公共管网。仅用时三天,就将该问题成功解决。
“巡察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沉到一线,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事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问题。通过一件件可感可及可知的实事,助力提升营商环境。”南沙区委第三巡察组负责人说。
据悉,南沙区纪委监委坚持“纠查治”一体发力,坚决铲除破坏营商环境的“绊脚石”,以作风持续向好引领营商环境持续向优,2024年以来查处涉营商环境领域问题86个。
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
“上门服务”助企高效出海
如何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新典范贡献公安力量?近年来,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主动组织上门服务,深入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人才交流活动和政策宣讲,让科研机构和企业及时了解最新政策。针对有需求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南沙公安采用“集中办”“上门办”“专场办”等方式,为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往来港澳人才签注、商务签注等出入境证件办理服务,将服务延伸至科研机构和企业门口。
2024年11月26日上午,南沙公安组织出入境管理部门相关业务民警来到小马智行,为该企业员工提供往来港澳人才签注办理服务。在服务现场,民警耐心为每位员工进行政策解答,并仔细核验资料、办理签注。整个办理流程高效、快捷,人均办理时长仅不到3分钟。当天,民警在现场共受理往来港澳人才签注业务26人次。
小马智行的一名员工表示,此类上门服务不仅为大家节省了时间,而且服务周到、贴心,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便利。
事后,小马智行代表向现场民辅警赠予一面题有“助力企业 便利人才 专业高效 耐心细致”字样的锦旗,点赞南沙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的“零距离”服务。
南沙区人民法院
引入技术调查官破解纠纷难题
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专业性强,既是审理难点又是争议焦点。面对如此难题,南沙法院创新引入技术调查官,确保专业、公正、高效地处理相关案件中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2024年8月,南沙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宗涉及三家互联网企业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就其中技术难点查明问题,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申请派遣技术调查官协助。
“这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客观数据分析来论证你们的这个观点……”听证当天,围绕技术争议要点,技术调查官进行了相应专业询问,当事人一一操作演示相关功能并阐述说明。在技术调查官的协助下,整个听证过程有序、快速、顺利,全面展示并确定了双方采用的技术手段和事实范围,有效地解决被诉行为所涉的技术事实查明难题。
这是南沙区人民法院首次在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引入技术调查官,但已不是首次尝试司法与技术的“双向奔赴”。
2024年4月,南沙区人民法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携手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建立起科研专家深度参与司法、纠纷联合预防化解、协同创新以及从科研成果培育到成果转化转移的全方位法律保障机制。“南沙法院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让我们的科技创新更有信心。”该校校长倪明选说。
南沙区人民检察院
追回巨额损失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
利用虚假融资产品,诈骗45人共计人民币4512万元,发生在南沙的这起“养老诈骗专项”案件曾轰动一时。
根据南沙区人民检察院记录,当事人王某因资金需求,与王某业、王某斌等人合谋融资,并通过伪造应收债权、虚假央企担保等手段,将融资产品包装成《中储应收账款融资计划资产收益权产品》,委托第三方向社会公开宣传,并以高利率吸引公众投资。
南沙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案涉及“假央企”,案情复杂,社会影响恶劣。为此,区检察院成立办案组,提前介入,全面把关案件定性、追诉范围等问题,引导公安机关调查取证,保障证据链条完整性。
最终,案件当事人被绳之以法。截至案发,王某已偿还1000余万元,但还剩余3418万元未清退。检察院将追赃挽损列为重点,协助公安机关追缴赃款,冻结涉案财产,通过政策教育和沟通,在法院一审前追回3400余万元损失,让非法吸储、洗钱无处遁形,并保障了投资人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该案件从提前介入到审查起诉,耗时不到一个月,办案效率极高,因此还入选最高法、最高检惩治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等破坏营商环境犯罪典型案例。
南沙区司法局
政企携手解题“小过重罚”
创新性运用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调解机制,妥善化解一起企业行政处罚争议案件,并制作区首份行政复议调解书……近期,南沙区司法局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新的“司法行政力量”。
2024年3月,南沙某电器厂房项目因夜间施工噪声扰民被行政处罚3.7万元,企业认为处罚过重,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在审理中发现,行政机关仅依据施工地点对应的“一般”情节裁量处罚,未综合考虑施工时间对应的“轻微”情节,存在“小过重罚”问题。
对此,行政复议机关充分发挥监督纠错功能,积极组织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对处罚金额进行调整变更。
南沙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案例落实了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关于调解机制的规定,为行政复议调解书的推广运用提供了范例,对化解行政争议、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通过行政复议调解机制,不仅强化了行政复议的监督纠错功能,推动行政处罚裁量更加合理化,有效解决‘小过重罚’问题,体现‘过罚相当’原则。而且搭建了行政机关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既保障了企业合法权益,又维护了执法权威,能够助力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该负责人说。
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缩短专利审查周期激发创新活力
加速产学研成果创新转化,提升企业竞争力,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其中一个重要抓手就是缩短专利审查周期,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南沙区市场监管局与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建南沙分中心,依托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快速预审资质,为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企业畅通“绿色通道”,大幅缩短各项专利审查周期。其中,发明专利从22个月缩短至3个月,实用新型专利从6.5个月缩短至1个月,外观设计专利从3个月缩短至两周,显著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布局效率。
2024年4月,广东金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反映专利被判定为非正常申请,预审资格被暂停。南沙区市场监管局与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南沙分中心迅速介入,联合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研判问题根源,指导企业撤回非正常申请并更换代理服务机构,快速恢复预审资质。同时,帮助企业调整专利申请分类领域,依托预审通道高效布局知识产权。
该企业于5月9日提交2件发明专利申请,15日便获批《预审合格通知书》,5月28日申请正式提交至国家知识产权局,并于8月9日、9月13日分别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创下发明专利预审合格后73天即获证的“南沙速度”。
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行政审批大提速,增资扩产效率高
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芬尼克兹于2002年成立,多年来始终专注热泵技术研发制造,逐步成长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认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其新总部工程及供应链配套项目是南沙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将有效强化区域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韧性,为南沙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想要推动项目早开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是关键一环。
一般情况下,企业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需依次通过设计单位出具规划报建图、建设单位委托测绘单位出具规划放线测量记录册、由政府委托的技术审查单位完成技术审查等环节后,方可申请办理,全部流程约需25个工作日。
为显著提升效率,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行政审批局)创新推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告知承诺制,将规划报建图、规划放线测量、技术审查纳入批后监管,企业可直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时间压缩至仅1个工作日。
2025年3月7日,芬尼科技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当天,即以告知承诺形式向区政务和数据局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当天获得审核同意,为芬尼科技缩短了至少60天的开工等待期,为项目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柔性执法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近年来,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执法过程中,既注重彰显法律的权威公正,又体现包容审慎的理念,为企业营造更加宽松、包容、有温度的发展环境,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2024年1月,区综合执法局接到线索称,辖区内一家企业涉嫌违法排放污水。经查,该企业于2023年底两次接受水质检测,结果均未达到国家标准,违反《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相关规定。
办案过程中,执法人员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积极践行包容审慎监管的柔性执法理念,通过扩大取证范围,结合区域排水管网分布勘查,发现涉案企业排水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被抽检时段还存在连接外围市政排水管道堵塞等因素。执法人员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上门指导该企业调整污水排放措施,引导其整改违法行为。
一个月后,在区综合执法局监督下,涉案企业主动聘请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排水水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符合国家标准。
经该局案审会研究,认定涉案企业违法行为显著轻微且及时改正,行政处罚可能对企业正常经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该局还探索实施行政执法“观察期”制度。2024年以来,该局在推进柔性执法包容审慎执法理念方面,不予立案992宗,减轻处罚50宗(涉企24宗),不予处罚139宗(涉企50宗),回访满意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