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检察院检察官清理鸡罩山散葬烈士墓碑。受访者供图
一寸山河一寸血。革命文物既是前辈先驱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更是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记忆标志。
广东拥有丰富红色历史和珍贵革命遗址,如何以法治守护红色资源?广东政法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强力推进“红色革命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目前检察机关对红色革命资源公益诉讼线索立案290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205件。
公开听证推动文物保护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中,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问题更受社会各界关注。
前段时间,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中,出现一抹“检察蓝”。深圳龙岗检察院干警们兵分三路,实地为辖区遗址文物等革命红色资源“察颜把脉”。经过对29处遗址、活动地、旧居上百次排查,检察机关就发现的3个问题与相关部门沟通,督促落实保护责任。
这次行动,是全省检察机关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红色革命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的一个缩影。
省检察院下发行动通知后,全省检察机关深入摸排违法线索,实施精准监督。“通过调取资料、实地走访、组织座谈等方式,我们调查了全省近2000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专项行动,检察机关发现了部分红色资源存在疏于管理、侵占破坏、利用不当、未划“两线”等违法线索。
针对查明的违法事实,检察机关建立调查档案,分类梳理后结合当地实际精准监督,积极运用磋商、检察建议、圆桌会议、听证会等诉前程序,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参与,深入推动责任主体主动履职纠错。
梅州市财政局拨付60万给龙村镇政府用于修缮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祥裕楼,但相关部门一直未及时修缮和有效监管,造成资金闲置,祥裕楼存在坍塌、灭失风险,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五华县检察院实地召开听证会,讲解案件情况,释法说理,引导当地群众关注、支持和参与革命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作为梅州检察机关首例文物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公开听证案件,这次听证会对查明案件事实,促进行政机关切实做好祥裕楼保护工作起到了有效推动作用。
守护岭南红色版图
纪念设施里杂草丛生、主体受损、纪念碑碑文字迹模糊、纪念亭内张贴小广告……根据专项行动部署,台山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联同各派驻镇(街)检察室,对台山市43个英烈纪念设施进行了摸底排查。
学史力行,鉴往知来。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是全党全社会共同责任,是人民群众共同呼声。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检察院通过定期对工作台账分析统计,掌握全省办案情况,把控专项推进节奏。同时,建立精品案件孵化器,注重从线索阶段择优培育。该院还派出工作组分赴全省调研指导,公益诉讼检察部负责人统筹督导汕尾、揭阳、汕头三地,办理最高检交办的红色革命资源案件线索。
经过全省排查,检察机关发现,我省大部分地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墓园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污损、路段失修、环境脏乱等情形。对此,省检察院部署各地开展“英烈保护”小专项,督促职能部门立行整改:
——针对台山市鸡罩山上散葬烈士墓地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等问题,江门台山市检察院联合军事检察院迅速立案调查,向有关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召开台山市散葬烈士墓公益诉讼案推进会。目前该批散葬烈士墓已开始修葺维护,周边配套设施亦整改到位,政府计划在此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传播烈士事迹。
——梅州大埔县检察院检察长前往青溪革命烈士公墓进行实地勘查,多次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磋商,共同研究纪念设施的升级改造等工作。经过政府20多万元专项资金投入,现青溪镇坪上村革命烈士公墓主体已重新修缮,周边绿化进一步优化,公墓旁边道路也进行了改造升级,整改前后对比效果显著。
——汕尾市检察院在走访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埔仔村红四师师部旧址时,发现该文物未被划定“两线”、未采取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等保护措施,检察机关在调查取证后,发出检察建议书督促行政机关整改。
“感谢检察机关的帮助,让革命烈士公墓得到了及时修缮和保护!”青溪镇坪上村村民对检察干警说。
“目前我们通过公益诉讼推动职能部门在重要烈士纪念设施设置专门管护人员进行日常维护,还烈士陵园一份庄严、整洁、安全的环境。”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广东检察机关将以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监督职能,护佑承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和精神谱系的红色革命资源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