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一份京广高铁猴岩隧道出口堑坡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高铁运行安全的报告出现在广州铁路运输检察院承办检察官的案头,高铁安全无小事,百姓安全大于天,该院认真落实《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相关规定,依托磋商座谈会,与相关行政单位充分交换意见并形成会议纪要,协调各方资源,将该涉铁安全事件解决于诉讼前,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鸣警钟
高铁安全重于山,险情就是命令
2021年7月,该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英德市英城街道办事处老屋村境内京广高铁K2147+282-K2147+700猴岩隧道出口堑坡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对高铁运输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经英德市自然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委托广东省化工地质勘查院现场勘查)、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派员现场勘查,并经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察室、工务部认定,京广高铁猴岩隧道出口K2147+282- K2147+700左侧堑坡基本为石质山体,位于用地红线外,距线路水平距离约30至50米。与线路最大高差约200米,山脚至山腰50米高度范围山体坡率约为1:1.2,残存多处危岩;山腰至山顶范围为悬崖峭壁,多处山体危岩凸露。
存纠纷
征补纠纷多反复,多次抢险均无果
京广高铁是贯通南北的铁路运输大动脉,日通行动车约165对、330趟,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趟动车组通过该区段。七八月份广东正值雨季,隧道出口处凸露的山体水平斜向铁路,风化严重,在暴雨的侵蚀下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今年6月至7月间,广州南高铁工务段多次组织紧急抢险,均因受到英德市英城街道老屋村个别村民阻碍施工,致使相关紧急抢险工作无法继续进行。广州南高铁工务段将上述情况多次书面通报辖区政府及有关单位,但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解难题
多方协调保安全,公益诉讼展担当
抢险工作刻不容缓。广州铁路运输检察院迅速启动相关程序,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向英德市英城街道办事处、英德市应急管理局制发检察工作函,建议相关单位依法履行职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8月18日,该院就高铁运行安全隐患问题与英德市委政法委、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及广州南高铁工务段等单位举行磋商协调会。
会议达成一致意见:整体工作坚持“先抢险、先施工;边征地、边补偿”的原则,由广州南高铁工务段对上述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抢险处置,并根据现场实际使用土地面积及砍伐竹子等情况,依照英德市政府现行征地补偿、青苗补偿标准对村民进行补偿。英德市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及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履行主体责任,分工协作展开应急处置、用地审批及现场秩序维持工作;英城街道办事处负责土地使用的协调工作,并联合居委会做好相关村民的思想疏导。
8月30日,英城街道办事处函复广州铁路运输检察院,表示施工团队已入驻现场,目前正在进行应急通道铺设等先期工程。该院将持续跟进处置工作进展,监督会议纪要落实情况,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检察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检察机关将继续坚持公益诉讼监督机制,将切实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共同维护铁路运输安全。
(广东检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