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老人拍证件照。
“来,把眼睁开,笑一笑……”10月25日,东莞市公安局东坑分局业务窗口工作人员卢淑娴、杨琴琴来到东坑镇草塘花园黄先生家,为其妻子卢女士拍证件照及录入信息。
这是东莞市公安局在全市业务窗口完善老年人常用服务设施,提供“代缴费”等服务措施,全面推行“绿色通道”机制的一个缩影。截至9月30日,已为8237名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预约”“免排队”一站式优先办理服务,主动为1597名年纪较大、行动不便且确需办理相关公安业务的居民提供“上门办”服务。东莞市公安局紧贴老年人服务需求,以线上线下“组合拳”全面加强和改进老年人公安服务管理工作,获得市民一致认可。
上门服务省心贴心
黄先生今年70岁了,老伴卢女士69岁,老两口退休前一直在广州工作,退休后回到老家东坑居住。“这里亲戚朋友多,认识的人也多,回来养老感觉更舒服。”黄先生笑着说。
2016年,卢女士因患有老年痴呆症导致行动不便,到2019年时,病情恶化瘫痪在床,如今连话也说不了。黄先生说,因为他们在广州工作,退休后需要经常去广州办理退休方面的业务,卢女士身体好的时候,影响还不大,如今她瘫痪了,他去广州办理业务时非常不方便。为此,他决定把户口迁回东坑镇。
前些天,黄先生去东坑市民服务中心公安业务窗口办理入户手续时,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并为其开通“绿色通道”,指引他去拍照及录入相关信息。得知老伴也需要录入相关信息才能落户,可她行动不便无法前来,黄先生不知如何是好,遂向窗口工作人员咨询。
杨琴琴说:“当时工作人员向我反映黄先生的情况后,我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领导立即指令我们跟黄先生约好时间提供上门服务。”
10月25日下午,卢淑娴、杨琴琴来到黄先生家给卢女士拍照录入信息,但卢女士瘫痪在床,不便拍照。
“你睁开眼睛,看向这里,笑一下,头不要歪,坚持一下就好。”卢淑娴和杨琴琴一边耐心地说话吸引卢女士注意,一边抓紧时机拍照,一次,又一次……最后终于拍到一张符合证件照要求的照片。
黄先生告诉记者,东坑公安主动上门服务,他很满意,并称赞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非常好,十分热心。他有任何疑问,窗口工作人员都会详细解释,而且还提供上门服务。“我要为东莞公安点赞,感谢他们的热情服务。”
卢淑娴介绍,今年以来,东坑公安分局业务窗口共开展“上门办”9次,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办证服务293人次,服务60周岁以上群众89人次,提供代缴费服务131次,为群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人次,窗口服务获得群众认可,多次获群众赠送锦旗。
群众之事无小事。老年人群体等特殊群体关心的事,就是东莞公安要办实办好的重要工作之一。
今年以来,东莞公安为老年人提供“绿色通道”一站式优先服务8237人次、“上门办”服务1597人次、“代缴费”服务2590人次、“免填报”便利服务87115
人次,在“粤省事”微信小程序上线公安高频服务事项147项,在全市布建公安自助设备超400台,方便老年人“指尖办”“就近办”。
“绿色通道”便捷办证
10月26日,69岁的钟女士来到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办理驾驶证换证手续,在办证大厅前台,她填写了一张《绿色通道申请表》,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绿色通道”窗口办理换证业务。
钟女士家住莞城,以前办理驾驶证换证手续都是去相关窗口办理。“以前很不方便,排队的人又多,有时排一上午的队还办不好,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经常因为资料不齐全又要重新排队,很麻烦。”
当天换证的过程,让钟女士感到很舒心,“我进来的时候,工作人员态度很热情,指引我填表取号,而且办事大厅环境也非常舒适,给人感觉很好。”
在记者跟钟女士说话的一会儿功夫,窗口工作人员已将钟女士的信息录入系统。“来,看这里,把口罩取下来,拍张照片就好了。”工作人员随后让钟女士去旁边稍等片刻,其正在制证。
5分钟后,制证窗口工作人员开始叫钟女士的名字,她急忙站起来去窗口领取新的驾驶证,“没想到半个小时不到就办完了……工作人员非常细心,我对此次换证流程非常满意。”
东莞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协调科副科长凌伯成介绍,为避免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事久等,市公安局特别为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只需填写《绿色通道申请表》,无需排队,优先办理。同时,提供便民医药箱、老花镜、放大镜、轮椅等物品,民警“一站式”指导手机注册、出示健康码等网上操作,提供更全面高效的帮助。
今年以来,东莞市公安局升级优化业务预约端和“交管12123”APP,扩展50周岁以上办事群众预约“免填报”“代预约”服务;简化照片采集流程,开通政务服务平台证件速递服务;依托“智慧新民生”上线更多公安高频服务事项“指尖办”,布建更多公安自助设备“就近办”。
■记者手记
为民实事落地群众幸福感提升
今年以来,东莞市公安局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和平安东莞建设新时代使命,按照“提振精气神,把握时效度,锤炼胆识谋,为民闯创干”要求,以“创一流警队、建现代警务”为目标,坚持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的原则,聚力攻坚群众诉求集中、社会广泛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一步深化公安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措施,积极回应新时代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取得明显成效。
在采访现场,70岁的黄先生反复跟记者说,之所以选择回东莞养老,是因为这里的民警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治安环境好、办事便捷,幸福指数高。此外,钟女士也多次表示:“没想到这么便利。”
这些心声,道出群众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真实看法,体现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由此可见,东莞公安工作只有扎根于群众的深厚土壤之中,了解群众所需,从小事上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在基层,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对于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这可能只是分内之事、举手之劳、微不足道,但在服务对象看来,就是雪中送炭、扶危解困、没齿难忘。工作永远具体琐碎,情况总是复杂多样,以不变应万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份信念。普通老百姓也许说不出“最后一公里”“一次办好”“零跑腿”,但他们会像黄先生和钟女士一样,不假思索地说:“现在有什么事都落实得快,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办事越来越便利!”
近年来,东莞公安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立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推进一件件为民实事落地,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安机关一心为民的决心。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