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直以来,榕城法院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不断强化为群众办实事理念,以司法为民书写忠诚,以公正司法诠释担当,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为民实践落实到每项具体工作中,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老法官白天开庭,晚上调解
11月18日晚上7时,榕城法院第六审判庭审判席上,民事审判庭的一位老法官正在认真地书写,他一边询问原被告,一边指导书记员做好记录,对一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进行调解。这位主持调解的老法官就是林党欢。
在这一天,林党欢一共开庭审理了11件民事案件,开完庭在法院食堂吃晚饭时,知悉另一案件被告有调解的意愿,他趁热打铁,立即联系原告协商调解时间。为了协调原被告的时间,林党欢当机立断决定在当晚进行调解。之后,民事审判庭庭长黄淡容知悉相关情况后,及时调配人力配合林党欢开展调解工作。当晚7时30分,案件双方当事人在林党欢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分期付还原告借款。
为了助力深夜的审判执行工作,榕城法院其他部门坚守岗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林党欢为了让当事人少跑腿,当晚即把拟好的调解书送交综合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及时印制加盖法院盖章,随后将调解书送到原、被告手里,案件调解结案。
事实上,像这类当事人能自觉履行、快速调解的案件只占法院受理案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需要法官进一步审查、梳理、分析、判决的案件。结束了上一个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林党欢转身又投入到其他工作中去。这是民事审判庭法官林党欢马不停蹄的一天,也是榕城法院17名民事法官的缩影,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平凡但不平庸的工作,正是因为他们的执着坚守,才会有一方平安、和睦。
据悉,今年来,林党欢已结案238件,其中,调解撤诉74件,调撤率达3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依托司法大数据评估反馈显示,今年以来,榕城法院干警廉洁风险指数和调解结案指数等五项指数表现较好,充分发挥了司法为民、定分止争职能作用。
聚焦群众期盼,创新方式解纠纷
民事纠纷万千结,用心化解千万难。榕城区法院民事法官们始终立足工作实际,聚焦群众期盼,不断延伸司法服务,用眼睛审阅案卷,用真心倾听民声,用步伐丈量普法道路,用不同的方法化解纠纷,依法为群众办实事。截至今年11月中旬,榕城法院共受理案件7417件,其中,受理民事案件3730件,同比增长13.7%.
据了解,今年以来,民事审判庭针对辖区中的民事纠纷实际情况,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化解纠纷,在不同类型的纠纷中邀请业务对口的调解员,进行对“症”调解。同时,联合街道办事处走访社区,组织法官进社区开展法律课堂,以辖区中常见的纠纷为例,通过以案说法,从源头上化解纠纷,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仙桥人民法庭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枫桥式法庭”作用,通过力量下沉、关口前移、服务提档,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融合+联动”就地化解社会矛盾、“情理+法理”灵活调解家事纠纷、“线上+线下”科技赋能诉前解纷,解纷工作亮点纷呈、效果显著,被国家级媒体《人民法院报》刊登推广。
法官们的365天,每一天不是在结案就是在结案的路上,夙兴夜寐,驰而不息,牢牢坚持人民至上,为法治前行之路点燃星星之火。
(揭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