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速降温带来寒冷后,“露脸”的阳光挥洒在大埔县百侯古镇,为它增添了几分惬意,但在百侯镇诉讼服务站,坐在调解室里的两户人家却因一宗纠纷无暇顾及这份美丽。前期在大埔县人民法院法官蓝文远、大埔县百侯镇司法所所长林小林多番调解后,双方仍心有余虑,没有对矛盾纠纷达成最终一致。在日前,双方来到诉讼服务站后,经过再一番从法理到人情,全方位多角度劝导,他们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多日的压抑情绪得到了缓解。
林小林:“这是关于房屋权属纠纷,在了解该纠纷情况后,蓝文远法官多次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也向双方当事人做了法理阐述。”
蓝文远:“诉讼服务站成立后,我们每个月还与司法、综治、派出所等召开研讨会,梳理矛盾纠纷。”
“在工作中,我们还加强对农村多发的赡养、扶养、相邻权、林权、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等纠纷的普法,让群众更懂法、遵法。”
自今年初诉讼服务站挂牌,两人“搭档”以来,多次下乡“啃骨头”,为群众解纠纷、讲法理。翻开大埔县人民法院百侯镇诉讼服务站工作登记本,只见厚达1厘米的本子已经记录了三分之二,都是诉讼服务站工作记录。
今年初,梅州中院和市司法局联合在未设立基层法庭的基层司法所设立诉讼服务站,法官每月不定期到诉讼服务站“坐诊”,开展纠纷调处、诉讼服务、法律咨询等工作。至目前,全市已设立97个诉讼服务站。百侯镇诉讼服务站是最先设立的一批诉讼服务站,自成立以来,当地司法调解成功率上升。“法官业务水平高,我们则熟悉当地情况,大家共同参与、各尽所能成功化解大部分纠纷。”林小林说,1至11月,共调解16宗案件,调解成功率在90%以上。“往常这些案件基层调处不成也需要到法院。”在百侯镇综治办的池春庆看来,诉讼服务站有利于让辖区内一些矛盾化解难度大、群众关注度高、易酿发群众性的事件消除在基层。
法官走出去,纠纷降下来。诉讼服务站设立让法官们从以往“接诉才办”转变为“诉前先办”,提前介入将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据大埔县人民法院统计,自全覆盖设立诉讼服务站后,1至11月,该院新收民事案件同比降17.74%,同样的趋势在其他法院有所体现,1至11月,全市法院新收民事案件增速明显放缓。“今后我们还将依托诉讼服务站开展云法庭建设,让群众不出‘家门’就完成立案、开庭。”梅州中院相关负责人说。
(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