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理念,以“程序正义”促“实体公正”,湛江市检察机关立足司法办案,积极把公开听证作为打造“温情司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动矛盾实质性化解的有效抓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触摸到司法温度,感受到公平正义。
据悉,2020年至2021年9月,湛江市检察机关共对465件案件开展听证,实现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助推社会治理的良好效果。
“一把手”带头,“头雁”引领做示范
时间回到2020年12月4日,湛江市检察机关以国家宪法日为契机,创新开展“检察长公开听证日活动”,两级检察院同时举行由检察长亲自主持的听证活动,当日共举行听证活动38场。
这是湛江检察机关把检察听证作为市域社会治理“一把手”工程的重要一环抓好的鲜活例子。通过“一把手”带头听证,促进案结事了人和。据统计,湛江检察机关开展的465件听证案件中,90件案件由检察长(一把手)主持,占19.35%.
今年6月7日至11日,湛江市两级检察院围绕“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主题开展第二届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共开展公开听证活动31场,其中检察长(一把手)主持8场,发挥了良好示范效应;湛江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和林多次“带案下乡”,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与镇(街)综治联动工作机制,在群众“家门口”主持公开听证会,受到当事人一致好评,充分体现出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应听尽听,全面覆盖求实效
将公开听证作为常态化办案机制来抓,把公开听证工作作为检察工作和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指标不断提升公开听证比率。
按照最高检“应听证尽听证”工作原则,湛江市检察机关在各类案件的办理中广泛开展公开听证,尤其注重选择群众诉求强烈、矛盾纠纷突出的案件,疑难、复杂、引领性的案件开展听证,最大程度彰显检察听证的功能和价值,切实发挥“以公开促公正、用听证赢公信”的检察听证作用。
2020年以来,湛江市检察机关共开展审查逮捕案件公开听证2件、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14件、拟不起诉案件251件。通过公开听证让当事人有理能讲、有怨能诉、有惑能问、有冤能伸,433件在听证后达到无纠纷的效果,通过法治方式有效消弭积怨、化解矛盾,促进息诉罢访。
阳光司法,接受监督提公信
不断扩大公众参与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湛江检察机关坚持公开听证要“群众听”更要“群众说”,办案中多方邀请听证人员,全面、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听证员独立发表的客观、中立的第三方意见,以“兼听”避免“偏信”,提升公众参与度,提升检察公信力。
在2020年至2021年9月开展听证案件中,湛江市检察机关共邀请听证员1404人次,其中人大代表384人次、政协委员268人次、人民监督员557人次。
听证过程中,严格按照最高检《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积极开展工作,及时制定听证会方案,提前向听证员介绍案情、需要听证问题以及有关法律规定;依法发布公开听证公告,邀请公民参加旁听,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促进提升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动作为,创建机制强规范
湛江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新机制,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执法规范的需求,大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
2020年12月,市检察院在全省率先出台有关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的规范性文件《湛江市检察机关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实施办法(试行)》,针对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不规范等问题,从听证范围、主体、程序、纪律等方面进行细化与规范,切实促进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规范化办理,保障司法公正,促进依法行政。
此外,赤坎区检察院制定《湛江市赤坎区人民检察院听证员选任管理办法》,具体规定听证员选任的条件、范围、程序流转等内容,细化规范听证员选任资质,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广东检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