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用心用力用情为劳动者提供司法保障。截至10月27日,该院执结拖欠工资案件1364件,追回欠薪5975万余元。
多方联动 解决工人“忧薪”事
“工程都完工了,工资还没到账,孩子都等着学费开学呀!”今年8月,李某等34名工人来到法院,对一起劳务合同系列案申请强制执行。
工人们是东凤镇某项目工程的施工人员,工程结束后,仅收到部分工资,剩余款项133万余元迟迟未到账。法院经审理判决,工程施工方、分包方、承包方三家公司支付劳动报酬,开发商承担垫付责任。判决生效后,四家公司未履行义务,工人们遂向中山第二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在现场调查
经调查,执行法官发现工程施工方、分包方、承包方等三家公司均无财产可供执行,且开发商自称已结清工程款,无需再承担清偿义务。
为尽快解开执行困局,执行法官向当地政府说明情况,在政府协调下,法院联合综治维稳办、司法所与开发商进行沟通,从企业社会责任、劳动者权益保护、诉讼不利影响等角度释法明理,最终开发商同意对工资款进行垫付,工人们领取了执行款,案件顺利执结。
法院集中发放执行款
近年来,中山第二法院推动完善“党委支持、法院主导、多方联动、科技支撑”的欠薪案件化解模式,加强与司法行政、人社等职能部门协调联动,强化根治欠薪合力,形成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切实解决劳动者的“忧薪”事,维护了社会稳定。
多措并举 专项整治更高效
专项行动期间,中山第二法院对欠薪案件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建立台账,拟定方案,确保欠薪案件一个不漏。对长期未执结的案件,加大财产查控和执行力度,重新查找线索、清查财产。同时加强失信惩戒措施,形成高压态势,依法加大被执行人曝光力度,通过执行信息公开网等平台曝光被执行人1000余人。针对未能及时发放的案款进行重新梳理,通过网络查找、户籍地查询、实地走访等方式,寻找被欠薪劳动者去向。
此外,为方便异地劳动者收款,提高支付效率,中山第二法院简化程序,通过批量转账、银行代付等方式发放执行款,免去劳动者来回奔波的诉累。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