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湛江经开区检察院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积极提升检察履职水平,以多角度深层次的检察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发挥“四大检察”职能
助力乡村平安建设
综合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促进乡村综合治理:依法打击了一批寻衅滋事、聚众斗殴、非法采矿等扰乱乡村生产生活秩序、侵害农民权益和村集体利益以及侵害村集体财产、破坏乡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影响乡村稳定发展的违法犯罪,其中办理了涉农涉黑涉恶案件25件,助力扫黑除恶和维护乡村和谐稳定;持续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文物和文物遗产、英烈设施保护”、“塑料污染治理”、“守护海洋”等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和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办理全市首例英烈保护公益诉讼“等”外领域案件、督促修缮保护东海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主管的中华英烈网转载报道;共办理涉农公益诉讼60件,民事、行政监督案6件,督促修复广东省第二大水库、湛江市八百多万市民的“大水缸”——鹤地水库库区内被涉恶组织砍伐、非法占用的51.1亩水源涵养林及5.98亩农用地;办理了全市首例破坏国家级公益林“官告官”检察行政公益诉讼案,有效助力恢复受损的32.5亩国家级生态公益林与被毁坏的45.65立方米林木蓄积;在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中督促全区清理生活垃圾约459吨,助推经开区出台相关整治工作方案、形成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以检察职能促进乡村生态保护和文明、美丽乡村建设。
加大救助帮扶力度
司法关怀纾解民困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通过积极开展政策解读、普法宣讲和加大帮扶力度,认真落实帮扶政策,持续深化对扶贫挂点的孟岗村、乡村振兴挂点的调文村的定点帮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法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力度,近三年依法办理了农村困难群众司法救助案件12件32人,发放救助金31万元,防止“因案致贫”“因案返贫”,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司法保障;同时,依托在镇街设立的12309检察服务站开展宣传活动8次,并联动深化“枫桥经验”,把司法服务送入海岛、乡村,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家门口的检察”,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例如办理了该院首例简易听证信访案,考虑到当事人及其配偶均是残疾人行动不便,该院分管领导带领承办检察官、工作人员“带案下乡”,于12309检察服务中心工作联络站经开区东简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主持召开简易公开听证会,进行释法说理、耐心纾解信访人情绪,引导信访人理性、正确表达其诉求。
优化提升检察服务
强化为民执法普法
近年来,该院紧贴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落实落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一是积极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辖区62个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点建设、更新四期“法治进校园”宣传栏,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讲159场,向乡村在校学生赠送安全防护、预防犯罪等普法教育书籍1200余册,编印发放该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纪实图册1000本、宣传册1万余份,展出普法展板10余块,活动受众达5万多人次,助力辖区实现连续三年在校中小学生“零”发案,该院及该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负责人荣获湛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双先”表彰。二是支援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向全区师生、家长线上推送防疫知识阅读量超1万人次,全体党员干部、部分志愿者共68人次进社区入户排查3016户,驻村工作队到扶贫挂点村入户排查超1000户,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并支援紧缺物资,多篇报道被省、市级订阅号转载推广。三是强化综合普法。该院在扶贫挂点村设立“在职党员法律咨询服务站”,赴扶贫、乡村振兴、创文以及综治网格挂点的乡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及群众满意度调查活动共100余场次,派发普法宣传册1万余份,悬挂100余条宣传横幅,积极引导村民群众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提供法律咨询超150人次;开展新时代检察宣传周系列活动共派发宣传册1000余份,参与人员超3000人;连续三年,该院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获评优秀等次。
下一步,湛江经开区检察院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巩固队伍教育整顿效果,立足检察职能,延伸检察服务触角,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参与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和现代化治理,加强对农民合法权益和乡村生产生活秩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司法保护,切实把检察力量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动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广东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