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对我们太好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太感谢你们了!”在东莞警方帮他找到失踪9年之久的儿子张小五(化名)后,已近古稀之年的张爱国(化名)紧紧地抱着民警陈启美,激动地说。
一封特殊来信
近日,东莞市公安局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求助信,“尊敬的公安局长:我是福建省上杭县一位七十岁老人,……望能怜惜一个垂暮之人的请求吧!”信中,张爱国详细地介绍了儿子张小五失踪的经过。
原来,2012年10月,张小五因骨质增生去北京看病,但一去之后杳无音信。9年间,张爱国曾报警求助,也曾辗转北京、福州、龙岩等多地寻找,但均无结果。今年4月,张爱国再次到老家派出所报警,民警告诉他张小五曾于今年1月4日,在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因未走人行道被执勤交警处罚过,处罚记录上的身份证号码也与张小五一样。
听到消息张爱国夫妇是既兴奋又无奈,两位老人想亲自过来寻找,但因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且漫无目的地过来无异于大海捞针,情急之下想到了求助公安机关。
收到信后,市公安局领导马上调动刑警支队,要求结合公安部组织部署的“团圆行动”立即查找,并一定要做好劝导工作。而这一重任,落到了“老刑侦”——刑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陈启美身上,他马上带队开展查找工作。
被泼冷水的会面
让陈启美没想到的是,自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张小五,但他和张小五的第一次会面,却被张小五冷淡的表现泼了一盘冷水。
“张小五有身份证号码,我当时马上就想了我们之前所做的二标四实工作。”陈启美介绍,“一查,还真有他的记录,登记在寮步镇下岭贝某出租屋。”陈启美心想,有戏!便立即以出租屋为中心,辐射四周寻找。
调阅大量的公共视频发现,张小五经常在寮步下岭贝一带活动,画面中的他是个“独行侠”,骑着一台自行车独来独往,车上常载着塑料瓶、脏衣服等。陈启美判断,张小五估计是以捡垃圾为生,二标四实登记的住址真实有效。
事不宜迟,在联系好辖区横坑派出所后,11月19日晚上20时30分,陈启美带队赶赴张小五租住的出租屋。敲开门,陈启美心中暗喜,因为映入眼帘的正是他要寻找的那张脸。但说明来意后,接下来张小五的反应,却给他当头一盆凉水。“我混得不好,没赚到钱。不想见他们。”
时隔九年的拥抱
遭受张小五拒绝的陈启美并没有气馁,他仔细观察了张小五的居住环境,发现房间内虽然堆满废品,但是井井有条,房间并没有异味。“他还没有完全放弃自己。”陈启美心想,他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小五聊起了家常,不经意间把小五父母的近况透漏出来。“两个老人家都身体不好,但这些年他们一直没有放弃,也一直没怎么呆在家,去了北京、福州、龙岩等多个地方找你。”
慢慢地,张小五态度开始软化,并同意与父母视频通话。第二天早上6点,陈启美接到张爱国的电话“我们现在坐车过来,估计晚上到东莞。”
11月20日晚,从福建赶过来的张爱国夫妇和儿子紧紧拥抱在一起,抱头痛哭。看到这一幕,陈启美倍感欣慰,只有他知道,这个阔别9年之久的拥抱背后,凝聚着张爱国夫妇多么深沉的爱。
“儿子不见了,这家里我一秒也呆不住了”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各地打工,同时寻找儿子。”张小五的母亲几度哽咽,“因为儿子不见了,这家里我一秒也呆不住了,看见什么都会让我想起我的小五。”
“我也想你们,但自己混的不好,一把年纪了也没赚到钱。”张小五说,自己在北京看完病就来了东莞,前几个月一直零零散散地打工,“但没存到什么钱。2013年身份证不见了之后也没去补办,上不了班就捡垃圾为生,也没有了手机。”
“看到他们团圆开心,看到他的斗志更开心!”
“陈警官一直告诉我,健康和一家团聚是最重要的,他还鼓励我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我一定要活出个样子来!我会把钱存起来,寄回去的!”张小五说,自己决定先去考驾驶证。
原来,张小五见到父母那么辛苦和执着,心里已经悄然发生变化,“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一定要赚钱好好孝敬他们。”
陈启美介绍,他看到张小五虽然以捡垃圾为生,但房间还是干净和整洁的,“我想他没有完全放弃自己,他一定可以更好的,我就不停地鼓励他。”
陈启美告诉记者:“看到他一家团圆当然开心,但望着他斗志昂扬的样子我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