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威警察档案
邱旸,男,1972年12月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广东省潮州市公安局湘桥分局党委委员、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参加公安工作22年来,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5次,分别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和“潮州市十佳人民警察”称号,今年5月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南都讯 身高1米83的邱旸,身形魁梧,站在人群中就像一根擎天柱,每次办案,他都冲在最前。“我这样的身材,就是专门为冲锋陷阵而生。”邱旸表示。
邱旸是土生土长的潮州人,父母都是韩山师范学院的教授。在父母的设想中,邱旸最好能像他的哥哥一样回到韩山师范当老师,一家人都在一个单位工作。“我毕业后就来了警队,我觉得这才是我想干的工作。”回忆起当初的选择,邱旸表示从未后悔过。
冲锋在前
将杀人犯压在身下
在同事眼中,邱旸习惯了做一名战士,他将冲锋陷阵视为本分。在抓捕重大嫌疑人员时,一向爱兵的他总是选择将危险交给自己,从来都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2015年9月,辖区发生一宗命案,邱旸带领刑侦大队民警9小时即查清该案,并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落脚点。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邱旸来不及召集更多人员进行抓捕,他亲自带队前往嫌疑人住处。邱旸一脚将嫌疑人住处的门踹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床上,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的犯罪嫌疑人被邱旸紧紧压在身下。而紧跟而至的队员们还不知就里在搜寻嫌疑人踪迹,直到听见邱旸大喊“嫌疑人在此”,他们才回过神来。随后案件7名嫌疑人相继落网,堪称完美。
2016年8月的一个凌晨,两个涉黑团伙在市区西湖公园后门门口械斗,其中有人鸣枪,造成群众恐慌。刚熬夜结束了一宗案件审理工作的邱旸刚躺上床,突然接到110指令,他一跃而起赶赴现场。时值天气骤变,又值凌晨,西湖边冷风瑟瑟,邱旸却因为出门太急只穿了件短袖和一条篮球服裤。大伙惊讶之际,邱旸却只顾细致观察枪弹痕迹,随后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各项现场勘察工作。一直工作到天亮,邱旸受凉患了重感冒,服食了很久的药,但在他的努力下,案件快速得到侦破,涉案枪支也被缴获。
倡议组建“反盗抢专业队”
针对打击盗抢案件的新形势,为提升打击效能,邱旸认为科学性地组建打击专班将会在实战中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于是他主动向局党委建言,整合原由巡警大队管理的反“双抢”力量在刑侦大队打造一支“反盗抢专业队”。此举成功地将刑侦队员经营线索能力、路面反“双抢”队员的追踪经验和派出所年轻刑事民警视角、思路和经验等优势集中发挥并统筹结合,搭建起经验共享平台,因而一投入工作便迅速发挥出惊人作用,仅半个月时间就抓获盗抢犯罪嫌疑人15名,打掉盗窃团伙1个,破案50多宗,缴获赃物一批。
2016年10月份以来,一伙以飞车抢夺行人提包为目标的青年男子在潮州市区屡屡作案,他们的犯罪行径被一些目击者群众用微信小视频录了下来并上传至朋友圈、微信群。“这伙犯罪嫌疑人很猖獗,一时人心惶惶。”邱旸表示,他迅速组织侦查民警将网络转发的视频收集起来,结合案发地监控视频寻找可靠线索。
但由于该团伙反侦察能力极强,收集到的小视频质量也参差不齐,难以辨认作案人员身份,一时让侦查人员陷入困境。邱旸逐一看过视频后随即提出三个关键问题:一是这几名团伙成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极可能是关系很铁的亲戚或朋友;二是这几人在作案时的言谈举止及相貌,不像是本地人;三是要紧紧抓住该团伙作案时所驾驶的摩托车特征。邱旸提出的看法很快为办案民警理清了思路,他们很快就摸查出有一伙越南籍青年经常驾驶一辆摩托车出现在人民广场附近。经确认该团伙成员身份后,大队精准出击,一举将这个为害群众的抢夺团伙打掉,抓获两名越南籍犯罪嫌疑人,破案达3宗,迅速还群众以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