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重大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对国家税收管理和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巨大。笔者日前从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了解到,广东聚焦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重大涉税违法犯罪活动,多部门共同发力,打出了一套严厉惩治涉税违法行为的“组合拳”。
联合34部门对骗税虚开
企业和人员进行惩戒
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犯罪行为需要多个职能部门良好衔接和沟通配合。由广东省税务部门联合广东省公安厅、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成立的“四部门打击骗税和虚开工作领导小组”,对2018年全省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专项行动进行了统一部署。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小组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共同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的统一战线,为开展跨部门、跨区域专项打击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数据显示,2017年,依托四部门合作机制,广东共检查涉嫌骗税、虚开企业1.51万户,挽回国家税款损失64.88亿元。同时,广东多部门携手合作,充分运用税收“黑名单”制度,广东省税务部门联合省发改委、工商局、高级法院、住建厅等34个部门,对骗税虚开违法企业和违法人员实施联合惩戒。2017年,广东省税务部门共公布骗税虚开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182宗,全部推送相关部门共同实施联合惩戒。
税警协作
“实体派驻”显成效
税警协作是快速打击重大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力量和有效手段。广东省税务部门主动对接公安部门,继2016年省公安厅派驻税务联络机制办公室挂牌成立后,全省20个地市和85个县也相继挂牌成立公安派驻税务联络机制办公室,并形成了税警联席会议制度、情报通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保障。
“从‘个案协作’到‘实体派驻’,从‘间或互动’到‘制度先行’,使税警联合执法办案更为顺畅、更有效果,实现了‘1+1>2’的合作成效。”广东省税务局稽查部门有关负责人说。以广州为例,广州市税务部门与广州市公安局以“联络员+集中办案”的工作模式,仅2017年就联合查办案件80宗,案值超50亿元。
广东在全国率先建立
“税审银”三方合作机制
涉税执法信息共享和情报交流,也是强化打击涉税犯罪的有效手段。2018年5月底,由广东省税务部门联合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共同研发的“税警执法信息共享平台”正式推广应用。该平台基于税警部门间的专属数据链路搭建,以信息化模块打破警税信息壁垒,实现税警疑点数据、案件查办信息的即时共享,为税务稽查案件的前期摸查、中期取证、后期执行提供了强大、快捷的数据支撑。
同时,广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税审银”三方合作机制,由税务、审计、人民银行三家联手,深化金融数据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协作,切实提升对涉税案件资金流数据的查控能力。
在此前查办一宗跨区域特大虚开骗税案件的过程中,广东省税务部门借助“税审银”合作机制,核查涉案企业及相关人员开设的188个银行账号流水,精准锁定了该团伙资金的回流模式,对骗税链条上涉案的票源企业、中间企业、供货企业和出口企业实行了全链条式立体化打击,一举捣毁犯罪窝点,抓捕犯罪嫌疑人9人。